■本报记者 胡 军
1984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歌手殷秀梅用一曲《幸福在哪里》唱响了那个时代的幸福观和劳动观:“幸福在哪里……她不在柳荫下,也不在温室里。她在辛勤的工作中,她在艰苦的劳动里……幸福就在你晶莹的汗水里……她不在月光下,也不在睡梦里。她在精心的耕作中,她在知识的宝库里……幸福,就在你闪光的智慧里……”在此后的10多年里,这首歌传遍大江南北,成为几代人耳熟能详的经典歌曲,也影响着几代人的幸福观和劳动观。
用心劳动自然幸福
出生于70年代初的周先生很清楚地记得劳动课的内容:“我们从小学开始就有劳动课,一直上到高中,内容很丰富,包括木工、支农、勤工俭学等。那时候男、女生上的课不太一样,有时候还是分开上的,女生还有绣花什么的,反正都是教一些劳动技能,上面老师讲、下面学生动手做,挺有意思的,能让人多动脑筋,培养动手能力。”
现年36岁的郭先生回想起26年前就开始流传的《幸福在哪里》,仍然会不由自主地哼唱:“那时候真的很单纯,很愉快。我是在山区长大的,我们小学时的劳动课基本上就是勤工俭学,有的时候是老师带着去地里帮农民拔草,有的时候老师带着学生上山砍柴,一来是供学校食堂用,二来还可以卖钱补贴学校经费。真的,非常愉快,非常幸福。”
据郭先生回忆,当时小学组织的劳动课内容非常丰富多彩,可以从中学到很多的劳动技能。如春季组织的砍柴活动,学校所有老师都参加,分组带着学生去山上砍柴。“简直就跟春游似的,一路上欢歌笑语。老师手把手地教学生怎么砍柴,怎么捆好,目送着学生下山先走,那些情景至今想来仍令人动容。那时候真的就感觉到幸福在辛勤的汗水里,不管砍回来多少柴,送回学校的时候,每个学生都是满脸的幸福和自豪。”回忆起当年的场景,郭先生的眼里有些湿润。
来自湖南的唐先生回忆起60年代自己上劳动课的情景时也是感慨万千:“我们学木工、学摄影、学园艺、学修理,培养了我们的动手能力,让我们真切地在汗水中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不像现在的工作,虽然不会汗流浃背,但是真的只感觉到累,很累,心累,没有那种在汗水中劳动时发自内心的舒畅。”
幸福观不能物质化
“幸福就是有钱呗,挣很多钱,住大房子,开辆好车,工作轻松点,最好自己当老板”。目前,很多人持这样的幸福观。“劳动是人的第一需要”、“劳动产生美”等等一度影响几代人的劳动价值观和幸福观已经被一些人所淡忘。“那种热火朝天、酣畅淋漓的劳动场面已经越来越遥远了,现在一些人对待工作和劳动,首先考虑的是价值回报,是经济利益,而不是从劳动中获得乐趣。整个社会大环境变了,现代人压力也变大了,首先考虑的就是生存。”说起眼下的幸福观,拥有自己的房产、汽车和公司,已算是成功人士的赵先生感慨万千:“其实幸福不能物质化,幸福感主要是心态和价值观的问题。”
对于劳动与幸福的关系,山西省太原市的姚先生对记者回忆:自己读初中时劳动课被安排在正课表上,每周两节,由班主任带领学生去学校的生产地里从事生产劳动。80年代末,当地的劳动课逐渐被取消。90年代初尚有社会实践课,然而已被淡化。90年代中后期至今,课表上连社会实践课也没有了。与此相关的卫生劳动也发生了巨大的蜕变,90年代前,一般中小学是没有清洁工的,后来很多中小学都有了专门的清洁工,学校的环境卫生和劳动也由原来的学生承担变成专职清洁工来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毛主席提出的这句口号影响了几代人。但是现在劳动好像已经不再光荣了,幸福的标志成了被人羡慕、被人伺候。许多人包括孩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这样非常不好。现在物质丰富了,但很多人幸福感并没有因此增强,这是值得全社会深刻反思的问题”。姚先生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