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郊旅游景区吸引了大批外国游客
▼游客在京郊水库旁垂钓
▲游客在采摘园采摘
■本报记者 邓曦涛
“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干农家活”,这种传统意义上的乡村旅游即将在北京成为过去式,民俗村、民俗接待户也将被替代,具有国际化水准的山区沟域旅游以及区分为采摘、养生、渔村等特色业态的新型乡村旅游逐渐成为北京市民的新玩法。
北京将建国际化的山区沟域旅游项目
5月初,北京市密云县汤河沟域国内最大规模移动房车基地开工建设,此项目投资金额超过2亿元,预计7月中旬该项目建成后游客即可前往游玩。而这仅是北京将启动国际化建设标准开发的多条沟域中的1条,今年北京将启动国际招标的沟域项目就多达7个。
所谓沟域就是山区山沟地域,北京市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技术对山区的高差、村庄布局、交通水系等参数分析,整理出山区中1公里以上的山沟约2300多条,3公里以上的山沟约220多条,其中17条起步较早的山沟旅游已形成一定规模,形成了独特的沟域旅游经济,例如密云县汤河沟域、平谷区大华山镇桃花谷、房山区十渡山水文化休闲走廊、延庆县黑白河沿线百里山水画廊等。
记者从密云县古北口镇了解到,北京市的沟域整体规划方案将启动国际招标,目前汤河沟域内主要靠紫海香堤香草园带动,每年接待超过10万游客,已经成为京城重要的婚纱外景基地,此房车项目是汤河沟域作为京郊沟域招标试点后启动的首个项目,也是目前汤河沟域内投资最大的旅游项目。
据介绍,房车基地具有全套软硬件服务设施,除提供露营必需水电等设施外,还将提供运动设备和主题活动,有近百辆房车、木屋将可提供出租,有可容纳300余辆车的自驾车露营地,提供帐篷等野营设施,将国际化的房车旅游休闲模式在内地推广展开,摆脱目前简单的农家乐旅游模式。
第一批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接待单位挂牌
除国家化的沟域旅游经济之外,北京传统的乡村旅游业态在今年推出新的内容。
今年4月,北京有38家乡村旅游单位从以往的民俗村等中脱颖而出,成为第一批北京乡村旅游八大特色业态接待单位。38家特色业态单位包括慕田峪小园餐厅、门头沟樱桃采摘园、房山北台村民俗村等单位,旅游部门对新业态接待单位颁发了乡村旅游新业态牌匾,进行统一营销推广,帮助其改善环境、建立景区标识,不断提升接待品质。
从2007年开始,北京市旅游局经过市场调研,根据区县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实践,推出乡村酒店、国际驿站、采摘篱园、生态渔村、休闲农庄、山水人家、养生山吧、民族风苑八种全新乡村旅游业态,北京市旅游局安金明副局长解释说,自从去年《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标准及评定》实施后,北京通过评选八大特色业态旅游单位提升了乡村民俗旅游的品质,这八种乡村旅游新业态产品将打造第二代乡村旅游,这在国内乡村旅游领域中尚属首创,改变了京郊乡村旅游产品单一、特色不突出的现状,提升了乡村旅游产业的规模和质量,促进了乡村旅游产业的升级换代。
将乡村旅游升级为乡村休闲度假游
北京市旅游局促进处负责人告诉记者,北京这种“一区(县)一色”、“一沟(村)一品”的旅游方式,既是一种乡村旅游标准化管理与服务水平的提高及旅游产业的不断升级,也是一种旅游新产品的促销与推广,同时顺应了目前乡村旅游向乡村度假旅游转变的潮流,乡村旅游休闲度假产业体系正逐步形成。
据记者了解,“京郊人家”这项为民俗接待户升级而准备的地方标准也正在制定当中,评定项目包括住宿、餐饮、活动、环境、基础设施、安全等八大类200余个小项。北京市还将制定《北京特色旅游名镇(村)评定规范》、开展特色民俗村创意策划,举办北京首届乡村旅游节,并开展“乡村旅游进社区”和“寻找最美的乡村”旅游宣传促销活动,用2至3年左右时间,形成“京郊人家”、“特色业态”、“生态休闲旅游区”三位一体的乡村旅游新模式。
●相关链接
北京乡村旅游八大业态各具特色
乡村酒店
乡村酒店兼具休闲、娱乐、求知、教育功能,将农业景观、生态景观、田园景观与住宿、餐饮设施进行结合,为游客提供乡村休闲体验。
昌平区的乡村酒店聚集区,东起小汤山温泉大道,西至流村绿色走廊的百里山前暖带,分为温泉康复疗养型、特色餐饮型、体验农事型、餐饮会议型、采摘休闲型、田园风格型、拓展登山型、特殊风格建筑型等。
国际驿站
国际驿站以家庭(户)为基本旅游接待单位,并形成一定规模的经营主体。它所接待的群体以国际游客为主,游客居住国际驿站可亲身体验当地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过程,可参与中国传统或当地传统节日及其他特色活动,参与人们日常休闲及娱乐活动,可观赏独具中国或地方特色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等,获得物质和精神上的纯中国乡土旅游体验。
采摘篱园
采摘篱园是能提供观赏和采摘特色蔬菜、果品或其他特色农作物等休闲活动的高新农业实验基地或种植基地,具有观赏、采摘、学习和科普等综合功能。
生态渔村
生态渔村依托乡村良好的自然生态、村容风貌和渔业特色产业,以“鱼、渔”和水体景观为主题旅游吸引物,可提供特色餐饮、观光游览、休闲娱乐等服务的乡村旅游接待场所。密云水库周边是天然的生态渔村。
休闲农庄
休闲农庄须占地100亩以上,以农业生产和乡村生活为依托,以农耕文化为核心,利用田园景观为游客提供乡村生产生活休闲体验以及住宿、餐饮等基本服务。
北京发展较好的休闲农庄有通州区禾阳休闲农庄、通州区天地和庄园、昌平区中科捷奥休闲农庄、延庆县怡情园休闲农庄等。
山水人家
山水人家指具有一定规模,以自然山水景观为资源实质、以游山玩水为代表活动,能够为游客提供集观光、娱乐、住宿、餐饮、购物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山水环境度假场所。
养生山吧
养生山吧依托山地资源,以绿色健康、修身养生为经营理念,可从事颐养身心、健康休闲、舒适度假的活动场所。它将绿色、养生理念融入于乡村旅游发展,以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为出发点,提供符合人体安全、健康的宜憩、颐养、健康的产品,并引导社会公众节约和环境意识。
民族风苑
民族风苑以少数民族建筑、服饰、风俗生活形式和宗教信仰与生产方式等为依托,集中展示少数民族风情,以提供少数民族风情体验为特色的旅游休闲娱乐综合接待场所。
(邓曦涛)
●记者手记
乡村旅游升级要以消费者为中心
近年来,城市的高速发展也加快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速度。但发展速度过快也引发了一些问题,一方面是大量的资金涌入乡村,大兴土木,搞不好就成了形象工程。另一方面,农家乐、渔家乐、采摘园虽然具有乡土风韵,但在新鲜之余,旅游接待质量差、档次低、服务不规范的毛病一直困扰着旅游业,甚至还造成了乡村旅游资源的破坏。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 《旅游绿皮书:2009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预测》指出,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北京乡村旅游产业已进入升级换代阶段,但未来发展存在特色差异不明显、品牌效应尚待建立、投融资方式落后、经营模式单一、没有形成协同管理机制难以形成集聚效应、本地居民受益少等问题。
据记者观察,北京乡村旅游发展的第一误区是一窝蜂,只要看到一个项目有影响,立即仓促上马,只看到短期的经济拉动效应,缺乏长远的规划,不重视质量,粗制滥造,盲目开发,造成了大多数开发项目处于低层次水平,资源耗尽之后也难以为继。甚至有的地方大建宾馆、别墅、温泉酒店、豪华会所,试图用圈地的方式将乡村改造成更加值钱的景区和度假区,实际上对消费者缺乏长期吸引力。北京市此次通过沟域旅游规划项目进行国际招标,在一个区域内对房车基地等投资巨大项目进行更好的管理,正是对无规划状态的大建特建的一种纠正,并将规划水平提高到国际标准。
在农家乐接待方面,有关部门为解决乡村旅游服务人员素质、服务设施、整体规划做了许多工作,例如政府补贴、出台规划、免费培训、行业引导等,但如此一来又带来模式单一、内容雷同、恶性竞争等问题,这让许多游客游完乡村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旅游体验。乡村旅游的开发过分依赖采摘等农业资源,缺乏文化内涵,缺乏特色文化,主题不突出。这种乡村旅游项目建设的同质化倾向缺少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游客往往去了一次之后不想去第二次。北京此次推出八种特色业态乡村旅游产品,大概也是针对这个痼疾,在提高旅游标准化服务,着重解决旅游质量问题的基础上,突出特色与新鲜感,突出文化创意。
记者认为,区域规划与农家接待,服务水准与乡村特色,外地投资经营者利益与本地居民收益,《旅游绿皮书》中提出的这些问题并不因为沟域旅游经济与八大旅游特色业态出现而消失,粗制滥造、大干快上与同质化竞争在市场资源配置中不可避免,而引导一个区域形成高、中、低档次互补的旅游消费生态圈,将消费者的利益放在首位,创出口碑与品牌,让消费者都能有地方消费,放心地消费、有益地消费,才能真正形成三位一体的乡村旅游新模式。 (邓曦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