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重庆讯(记者刘文新)6月10日,重庆市出台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课程标准。今年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新生将按新的课程标准进行学习。他们不仅可以选修各门有兴趣的选修课,而且每个学生还必须参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才能挣够学分。
据重庆市教委负责人介绍,新课程最大的变化是课程结构的变化。原来的旧课程单纯由各种学科构成,而新课程则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3个层次组成,研究性学习列为必修课程。新课程共有语文、外语、数学、信息技术、通用技术、体育与健康等8个学习领域,每一学习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学校可开设14个科目和综合实践活动,还可根据自身条件开设两种或多种外语。
学生每学年必须参加不少于1周的社会实践(包括军训、参观、考察、生产劳动等)。3年学习中,还必须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选修课程也是多姿多彩,如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历史重大改革回眸、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多媒体技术应用、电子控制技术、简易机器人制作、家政与生活技术、现代农业技术、汽车驾驶与保养、书法篆刻、摄影摄像等。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新课程增加一门“通用技术”,服装设计、汽车驾驶、建筑设计、家政技术、简易机器人制作等都成为了学习内容,以培养学生各方面动手能力。新课程将全面实行学分管理。学生学习一个模块并通过考核,获得2学分 (其中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每个模块为1学分),学生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获得一定学分,3年总学分达到144分方可毕业。
新的课程标准实行的是模块制和学段制。模块主要是围绕一个主题形成,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每学期分两段安排课程,教学安排灵活,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在新课程标准中,社会实践课程是必修的内容。3年共6学分,每年要进行一周的社会实践,每周计2学分。社会实践的内容可以是社会各行各业的体验性活动,如学工、学商、学军、学农、科技文化活动、志愿者活动、勤工俭学等,也可以是学校的传统活动,如值周班活动、俱乐部活动等。
新课程标准还规定了社会服务课程,要求每个学生在高中3年内为社区服务不少于10个工作日,可得2个学分。社区服务包括:在学校或家族所在社区范围内参加义工或志愿者活动,公益劳动、宣传教育、帮贫助困、环保卫生、领养绿地、科普活动、电脑培训等都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特长,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社会服务项目上勇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