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高招诈骗逾半数以进军警院校为名
作者:李丽


  2010年高考刚刚结束,招生工作已经启动。检察官提醒考生家长,所谓扩招、机动名额都不可信,不要因为侥幸心理和“花钱好办事”的想法而上了骗子的当。
  近年来,高考招生诈骗案愈演愈烈。北京市海淀区是全国重点大学最为集中的地区,海淀区人民检察院近两年办理的数十起案件中,被害人在5人以上的案件比例从2008年的23%上升到2009年的43%。
  据海淀区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介绍,“偷梁换柱”已经成为了现在高考诈骗案中一个突出特点与常用策略。
  今年6月3日,犯罪嫌疑人杨某以涉嫌诈骗罪被提起公诉。2008年,杨某还是一个不满20岁的大专生。他在暑假回家看父母时结识了张某,并向张某称自己女友的父亲是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办主任,手里有一定的扩招名额。杨某称这些扩招生与统招生待遇一样,毕业后颁发一样的毕业证。希望儿子能有个好学校上的张某信以为真,先后两次给了杨某“关系疏通费”共计5万元。
  之后,杨某帮张某之子办理了人大自考部的入学事宜。张某之子入学后发现真相,遂向杨某提出疑义,但杨某以“最后拿的文凭国家都承认”等理由百般抵赖。直到2009年9月,在被害人的一再要求下,杨某才退还受害人两万余元。
  检察官表示,随着家长与考生们的警惕性提高,一些犯罪分子的诈骗手段更加隐蔽,在收取高额费用后,提供给被害人各种与承诺并不相符的录取类别,一般以成人教育、自考等糊弄受害者,告知其与统招生一样。
  另外,骗子利用学校环境、假扮校方人员也是高考诈骗通常的策略之一。杨某就把第二次收钱的地点选在了人大校内的餐厅中,利用学校环境取信于受害人。
  在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办理的案件中,有的骗子选择团伙作案,分工扮演“联系人”、“中间人”、“教员”等角色,将办理入学涉及的部分环节及人物展示在受害人面前,借此骗取受害人的信任。
  “除了假身份,伪造文件及相关手续也成为骗子诈骗的新策略。”检察官说,近年来,就有犯罪分子伪造学校扩招文件、招生表、缴费通知单、录取通知书等相关文件,以彻底消除被害人的疑虑。
  检察官提醒,录取通知书一般都可在学校或招考部门网站查询真伪。而一些学校因报考人数不足降分录取,也都会在相应网站上公开信息,限定严格的分数线,并无骗子所谓的“机动名额”。
  据海淀区人民检察院的统计,该院办理的高考诈骗类案件类型较为集中,其中以帮助办理上军警院校为名实施的诈骗占全部案发量的50%以上。
  2006年海淀人民检察院受理的周某诈骗案中,犯罪嫌疑人周某伙同另外两名犯罪嫌疑人以认识总政、总参领导,可以办理军校特招学员为名,分工负责联系考生家长,伪造总政干部办理2004年军事院校扩招本专科学员入伍手续的通知、推迟入学通知、录取函、军事院校特招学员登记表以及西安政治学院、第四军医大学等学校录取通知书等一系列文件,组织考生军训,使多名被害人陷入其精心策划的骗局中。
  检察官分析,许多考生家长对于毕业后较易解决工作问题的军警院校青睐有加,而军警院校在家长心目中较为神秘,认为其招生过程不透明、人为因素可介入空间较大,因此轻信了骗子的承诺。
  事实上,军警院校一般都参与国家统一招考,并无提前录取或所谓机动名额,只是在普通招考流程外还需要经过政审等特殊流程,某种意义上比普通高校招考更为严格。
  另一类容易成为骗子的幌子的就是艺术体育类院校,此类招生诈骗也占到案件总数的10%。
  检察官提醒广大考生家长,艺术体育类院校(专业)一般都需要加试,并会将加试成绩与录取名单公布在相应网站上,不要相信骗子私底下所谓的“活动关系”。
  检察官建议,广大院校及招生考试有关单位,应加大对于招生规定、咨询查询方法以及监督机制的宣传,令招生过程真正实现透明。 (李 丽)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教育培训】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高招诈骗逾半数以进军警院校为名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