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山东沾化渔鼓戏重获新生
作者:王照重


    ■陈方明本报记者 王照重
  有着1723年历史的渔鼓戏曾一度让人们忘却,在山东省沾化县,一个难以维持生计的剧团通过抢救整理一批经典剧目,找准自己的独特定位,让沾化渔鼓戏走出了一条康庄大道。
  渔鼓,亦称道情,原是道士唱的一种曲调,后发展为渔鼓戏。其发祥地在山东沾化县胡营村,距今有大约270年的历史,它集渔鼓、地方民间音乐、歌舞、渔民号子于一身,吸纳弋阳腔(高腔)和其他剧种精华,经过历代艺人加工、提炼和创作而成熟。渔鼓戏曾盛演于沾化全境,影响范围至现在的滨州大部、东营地区以及河北黄骅等沿海县市,但后来却近乎湮没无闻,仅有的几位能演能唱的老艺人都年逾古稀,渔鼓戏濒临灭绝。
  沾化渔鼓戏剧团的前身是沾化京剧团,后改为沾化吕剧团,鼎盛时全团有60多人。像全国大部分县级剧团一样,沾化京剧团也曾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困顿,当时一年到头没有几台戏,演职人员靠开出租、摆地摊、养鹌鹑、卖衣服、开饭店过活。眼看剧团要灭绝,2005年4月,在沾化县文体局的支持下,剧团成员王春贞竞争上岗,担任团长。此后,剧团在沾化县内和周边县、区四处奔波,靠演舞蹈、小品、相声和戏曲等维持生计,剧团虽然有了起色,但王春贞却深感难以为继。后来他听说沾化当地就有一个稀有剧种——渔鼓戏,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较高的艺术性,他决定一试。
  2006年3月,王春贞和有关人员赶到了渔鼓戏发祥地胡营村,向边洪志等渔鼓戏老艺人虚心求教。他们与老艺人同吃同住1个多月,抢救整理出了《魏征斩小白龙》、《高老庄》等多个经典剧目,2006年5月,沾化吕剧团改称为沾化渔鼓戏剧团。
  国家一级演员、沾化渔鼓戏剧团业务指导王增旭感慨地说:“我做梦也没有想到剧团还能有今天。”王增旭告诉记者,剧团现在是好戏连台,从大年初三开始便连轴转。眼下他们除了不时承接市、县两级的公益性演出,9月份还将进京演出三折大戏,10月份参加中国滨州博兴小戏节,11月下杭州参加中国戏剧节大赛。据统计,渔鼓戏重现舞台的当年,沾化渔鼓戏剧团演出达到了170余场,初步走出困境。眼下,各种商业演出邀请更是应接不暇。
  记者了解接到,沾化吕剧团改称沾化渔鼓戏剧团后,剧团就紧锣密鼓编排了新渔鼓戏郑板桥系列剧之一《审衙役》,在当年的第四届中国小戏艺术节上获得七项大奖。同年10月,应文化部邀请进京演出大获成功,受到有关专家高度评价。同年底,渔鼓戏被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8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2009年,渔鼓戏《审衙役》一举夺得中国戏剧奖·小戏小品奖优秀剧目金奖,剧团团长王春贞感慨地说:“与其说我们救了渔鼓戏,不如说渔鼓戏救了我们剧团”,
  王春贞分析认为:“先前,我们唱吕剧,唱不过省里的名角;演综艺节目,比不过大腕。而渔鼓戏则是独此一家,在本地演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外出参演,让人耳目一新。”山东省文化厅有关人员表示:“文化遗产保护与市场脱节,是当前很多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面临的窘境。很多文化遗产虽然采取了保护措施,但还是躺在书本里、拷在光盘里、搁在展厅里,不能进入市场,仅靠政府和一些公益组织的保护,毕竟不是长久之计,而沾化渔鼓戏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而且使剧团找到了可持续发展的路子,走出了一条康庄大道。”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文体市场】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山东沾化渔鼓戏重获新生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