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交换游”成大学生暑期出游新时尚
作者:王燕


    ■本报记者 王 燕
  随着暑假的来临,一种以互助、交换为主要形式的新型旅游方式——“交换游”,正在大学生群体中流行。在“豆瓣网”的互助旅行专区里记者看到,交换游被定义为:即利用互联网的人脉关系以互相帮助、交换的形式进行旅游。比如,某位北京游客要去福建旅游,可以在网络上找一位“交换游”的伙伴,这位在福建的伙伴为其免费提供临时住所,一般是自己家或租住的房子,而当下次这位福建的游客要到北京旅游时,北京的伙伴也会给他提供临时住所。这样的旅游方式不仅能交换住处,还可以互通信息。据了解,现在进行“交换游”的主要群体还是在校大学生,他们有两个月的暑假时间,同时也有较强的自理能力,能单独旅行。由于他们觉得这样的形式既省钱又省心,所以认可度很高。
  然而,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对于这种新兴的旅游方式,网友们的看法却褒贬不一。支持者大都是有过成功“交换游”经历的网友,他们认为,对于手头没有多少闲钱的大学生来说,旅游是很奢侈的事情,而交换游能省下不少钱。还有网友认为,交换游可以使游客在外地感受到家庭的温馨,交换的伙伴还可以为自己当导游,更重要的是能结交到全天下的朋友。
  而反对方则对这种旅游方式的安全性表示担心。网友夜鱼表示,他认为这种旅游方式中不确定的因素太多。在网上,沟通的双方都是陌生人,对方的身份和一些证件都无法鉴别真伪,这会使不法分子有空子可钻。此外,他还认为,由于是住在别人的家里,双方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未必能融合,所以也非常容易产生各种纠纷。
  业内人士表示,这种“交换游”其实是从酒店式公寓出租衍生而来的产品,在国外已经流行多年。对于现在的年轻游客来说看,这样的旅游方式的确既新鲜又时尚,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其中也存在着诸多漏洞。一方面,这种行为完全是自发性的,目前没有相关的监管部门进行管理和约束。在交换游的过程中,一旦发生纠纷,将没有单位牵头去管,那么势必会为游客维权设定障碍。另一方面,交换游双方所签订的协议条款,都是按照口头约定而形成的,没有规范文本,一旦出现财务丢失、物品损坏或人身安全等问题,处理起来会非常麻烦。
  另据了解,目前除了“交换游”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另类旅游方式在大学生中流行。比如,习武游、生存极限之旅以及边玩,边挣外快的陪玩家教之旅等。对于这些,法律人士指出,无论是哪种出游方式,个人安全都是第一位的。由于学生群体较为缺乏社会经验,所以在选择这些时尚旅游方式时一定要慎重,避免盲目跟风,同时与素未谋面的网友进行交流时,首先要核实其身份。另外,对于初次尝试交换游的游客,业内人士还建议可先从亲戚朋友开始,这样既可降低安全风险又可积累经验和资源。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行游天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交换游”成大学生暑期出游新时尚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