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悍马“下马”的反思
作者:李永钧


    ■李永钧

  悍马走了,带着强烈的时代烙印和桀骜不驯的气息走了。
  在汽车界,悍马车无疑是一款名车,定位高级豪华越野车,有“越野之王”美誉。悍马因为在战争中的出色表现而进入了民用领域,代表了美国冒险与征服精神的产物。美国前动作片巨星、加利福尼亚州州长施瓦辛格成为第一个私人拥有者,从而掀起美国第一波“悍马热”。尽管如此,也不能改变悍马“下马”的命运。
  悍马为什么要 “下马”?从通用的角度看,也是不得已而为之。通用正在申请IPO上市,预计融资额达120亿—160亿美元,关闭悍马,可帮助通用“瘦身”,轻装上阵;从悍马角度看,江河日下,回天乏力,“下马”已成必然,这款车名声虽响,但已不适合这个时代。
  近年以来,国际油价暴涨,导致美国汽油价格翻番,也预示着悍马噩梦的开始。当普通人为高价汽油叫苦不已时,还有多少人希望开这种油耗比普通车多几倍的 “油老虎”? 今年上半年,悍马在美国市场销量降至16158辆,6月份只售出2032辆,比去年同期下降60%。
  悍马的命运其实也是美国车现在处境的缩影。美国车的最大特点是:车体大、油耗高、动力强,“高油价时代”来临使悍马车威风不再,也让其他越野车前景惨淡。悍马的终结让人们重新思考汽车业的走向和未来,从这方面来说,悍马之死,可以说是一种警示。
  这种不顺应节能历史潮流、贪大弃小的苦果对我国汽车业的发展具有警示作用。中国汽车企业只有更加重视安全节能车型的研发,才能避免重蹈悍马“下马”的覆辙。
  另外,近年来去海外“抄底”、并购,已成了一些中国企业的选择。然而,随着海外并购的步伐不断加快,失败的案例也在不断增加。当初腾中说要收购悍马,业内外均不看好,道理很简单;当一个品牌,连普通人都能看到它的末路,企业主岂有不懂之理?所以对于腾中重工收购悍马的失败,大家一点也不感到意外,从某种角度讲并非不是一件好事。
  事实上,不管是从中国的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政策,还是从当今的国际潮流来看,各国都在鼓励发展并竞相研发推出低排放、零排放的新能源汽车,而高排放、高油耗的悍马车早已失去了市场价值。中国汽车业的机会绝不在于去收购美国的落后产能,而在于在最新的领域,抓住我们应该抓住的机会。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1 版:汽车·观察】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悍马“下马”的反思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