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鹏
安全气囊是汽车被动安全中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产品,它的保护效果已经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有关安全气囊的第一个专利始于1958年,1970年开始有厂家研制用以减轻碰撞事故中乘员伤害程度的安全气囊,进入上世纪90年代,安全气囊的装用量急剧上升,开始在家用轿车上普及。
然而,安全气囊并不是 “护身符”,如果使用不当,非但不能保护乘员的安全,反而可能成为危害乘员生命的“杀手”。
目前国内汽车市场上,前排双安全气囊几乎已经成为标配,有效减轻了前排乘员与方向盘或仪表台直接冲撞所产生的伤害。在一些高端车型上,还配置有侧气囊或侧气帘,通过覆盖侧面玻璃,帮助保护外侧乘员的头部不会直接撞击固体,同时阻挡碎裂玻璃对乘员的伤害。
当气囊启动时,会冲开气囊盖板,并在瞬间展开充气,因而很可能对乘员造成冲击,产生的灼热气体也会灼伤乘员。因此,为了保证气囊在适当时候打开,气囊打开需要合适的碰撞速度。从理论上讲,只有行车速度高于30公里/小时时,气囊才可能打开。
安全气囊属于辅助安全系统,它通常是作为安全带的辅助装置出现,要与安全带配套使用。
当汽车在行驶中受到猛烈撞击时,气囊内的化学物质会迅速发生分解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在不到半秒钟的时间内充满气囊,使其爆发成百余升容量的 “大布袋”。在这个过程中,安全气囊弹开充气的速度可达320公里/小时,产生巨大的冲击力。
碰撞时如果没系安全带,气囊瞬间爆发所带来的冲击力,加上乘员向前的冲击力,极有可能对人体造成致命伤害。另外,气囊弹开撞击身体的位置会涉及胸、嘴、鼻等部位,还可能造成乘员瞬间窒息。
目前的车用气囊都是针对成年人设计的,在弹出时的巨大冲击力对儿童不但不能起到保护作用,相反还可能造成严重伤害。因此,儿童最安全的位置是后排,而且要系好安全带。对于3岁以下的幼儿,还应使用儿童安全座椅。
伴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各个汽车厂商都在不断对安全气囊进行研究。以东风日产为例,本着“人、车、生活”的理念,东风日产在安全气囊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改进。在东风日产骐达等车型上,配备的气囊可以根据撞击力的大小,爆出不同充气水平的气囊,在较轻的冲撞下,前气囊以较小的力量膨胀,以缓解对前排乘员造成的冲击,为业界树立了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