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帅
近日,北京东大肛肠医院因过度医疗和虚假广告被媒体曝光,用广告粉饰专家和设备、把小病说成大病、把大病说成癌变等恶行被展示在公众面前,一直自称“最好的肛肠医院”的这家民营医院,其良好形象瞬间崩塌。对此,卫生部医管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卫生部正在起草有关规定,将明确卫生行政部门对民营医院医疗质量的监管责任,以规范其诊疗活动和执业行为。(据9月6日《北京商报》等报道)
面对这条新闻,如果有这样一个问答题:你最难以容忍的一件事情是什么?虚假广告?过度医疗?都不是。我的回答是,欺诈医疗。在医疗服务行为中,恐怕再也没有比欺诈医疗更为糟糕的事情了。
如果说过度医疗,只是让患者接受过度的医疗服务,多吃一些药物,多做一些检查,在疾病治疗上多花一些钱,这涉及到的只是一个医德的问题。那么,欺诈医疗意味着什么?答案:你根本没有病,身体无恙,医生却把你诊断成病人,甚至是患大病。把你吓得心神不宁,你就会被骗的去吃一疗程接一疗程的昂贵药物,甚至是接受根本没有必要的手术治疗。
在这家所谓“最好的肛肠医院”,医生不看患处就直接开灌肠药,把小病说成大病、把大病说成癌变,没病乱治疗,乱开刀,这些行为其实就是赤裸裸的一种商业欺诈。要知道,在医学临床上,对疾病的诊断是要求很严格的,有着具体而明确的标准,是什么病就应该诊断什么病。小病和大病、大病和癌变都是不同病种的疾病。这种指鹿为马的忽悠式诊断如果不是欺诈,那又是什么?
其实,当前有类似这种欺诈医疗行为的,又何止是这一家医院。近几年来,此类新闻可谓是时有所闻。前不久,有媒体就报道过一条很典型的新闻,湖北数百名妇女被“免费”假体检骗做妇科手术。
如果这种欺诈医疗能明目张胆的存在,并且在一定范围内泛滥,这将成为一块块的社会暗礁,总会有一些源源不断、不明真相的民众成为无辜的受害者。受害的是民众,连带被损害的还有医疗公信力。
如何才能刹住这股歪风邪气?关键是要加大对违法经营者进行监管与问责的力度。具体而言,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该主动介入,积极发动民众参与监督、举报与维权,对那些违法主体开出高额罚款,甚至是吊销其经营资格与执业资格。对那些性质严重,造成严重后果的欺诈性医疗,还应该引入法律,以商业欺诈罪名起诉那些跌进钱眼里的医疗机构及医生,让受害者获得应有的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