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林延边自治州国贸农业科技文化园内挂满了色彩鲜艳的农产品,让游客流连忘返
■本报记者 邓曦涛/文
赵 晶/摄
农业、科技、民俗——这就是现代的农业观光游。日前,记者前往吉林省延边自治州体会了一次当地富于民族特色的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在延边国贸农业科技文化园中体会到了这种融合了现代科技、传统农业、民族风情的新型旅游模式。
记者在延边国贸农业科技文化园看到,园区内不仅有明亮的数字化温控暖房,还有朝鲜民族风情浓郁的民俗村、跑马场、表演场。一进到园区之内,乡村的气息扑面而来,到处都是丰收的果实,搭建出漂亮的景观。南瓜、冬瓜以及一些叫不出名字的果蔬五颜六色,在大地上铺成了一幅城市难得见到的魅力画卷,向往农家生活的人可以在这里为自己留下乡村丰收的剪影。在温室暖房之中,你可以看到蔬菜长在空中的奇景:挂在半空的西红柿、长在墙壁排列成方队的生菜、金黄的南瓜挂满了走过的通道……先进的喷灌技术可以最大限度的将每一滴水用在瓜苗之上,按照自然营养成分调配的营养液让瓜果蔬菜味道更加鲜美,新型的种植技术既节约了土地又提高了产量。
随行的导游介绍说,新型的农业技术可以让游客直观感受到瓜果蔬菜成长所需要的要素和成长过程,学习农业知识,一些孩子的家长还特意让孩子到真正的田野里去,跟随当地的朝鲜族老人,学习如何按照传统方法种植蔬菜、饲养家畜家禽,这对孩子更是一种传统而又新鲜的教育。与记者在北京、天津等地看到的生态农业园不同的是,延边国贸农业科技文化园中有着浓郁的朝鲜族民族风情,可以感受到朝鲜族勤劳整洁的民族习性。在延边地区,朝鲜族的风俗依然保留完好,例如结婚需要整整一天时间,新郎新娘依然身着民族服饰行传统礼仪。而美丽勤劳的朝鲜族姑娘对长辈的尊敬,可以从整洁的仪容与腌制泡菜忙碌的身影中显现。
延边国贸负责人告诉记者,农业科技文化园不仅可以让延边人民品尝到在北方温室土生土长的南方水果,亲自采摘无公害蔬菜,展示了当地优秀的民族文化,也为当地及周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作出贡献。该项目建成直接为社会提供1200多个就业岗位,吸纳农民600余人,因此也受到了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全国供销总社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其中,全国供销总社从2010年起,将每年为该项目下拨6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共扶持10年,总计6000万元。
接触祖国大好河山,体会各地民俗风情是每个旅游者的愿望,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农耕经济也打上了现代的烙印,乡村旅游也成为旅游市场新的符号,而生态农业园又是其中的集中代表,既有对回归自然与接触传统民俗的渴望,又充满着现代科技的智慧,全国各地纷纷兴起的生态农业园正在表明,这种新型的旅游模式正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识和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