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强制锻炼提高不了学生身体素质
作者:余翔


    ■余 翔
  教育部今年在全国高校推行的冬季长跑活动启动在即。与往年不同的是,学生先要在一个名叫“鹰网”的网站上注册,获得注册码后再到学校内录指纹。学生每次长跑开始和结束时,都需要通过“指纹打卡”的方式进行验证(据10月26日《长江日报》报道)。
  在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日益淡漠、身体素质日渐下滑的情况下,教育部动用“指纹打卡”的高科技手段,强制开展冬季长跑活动,可谓煞费苦心,但同时也反衬出长期以来我们在培养青少年体育锻炼的兴趣与习惯方面的乏力。
  运动是生命的特征,也是人的天性。童稚天真的孩子,总是在不停地奔跑、嬉戏,让他们静坐片刻,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如果有良好的环境,加上家长和老师的引导,几乎所有的孩子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都会至少喜欢上一项体育运动,可能是游泳、击剑、拳击、登山,也可能是足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球类活动。天长日久,体育锻炼就会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习惯,几天不进行大运动量的活动都会觉得难受。
  遗憾的是,我们大多数的孩子,都缺乏一个能激发他们体育锻炼兴趣、培养他们体育锻炼习惯的环境。进入小学,在择校的压力之下,他们的课业负担日渐沉重,体育课少,受场地和设施的限制,内容也很单调,中学就更不用说了。至于校外活动,即使孩子们有时间,也很难找到合适的场地。孩子们爱动的天性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一天天消磨和萎缩的。等他们长大成人、进入高等学府以后,教育管理部门再怎么苦口婆心、绞尽脑汁,想把他们赶向操场,也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
  青少年代表一个国家的未来,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是十分重要的大事。但这一目标仅靠“指纹打卡”式的强制锻炼是达不到的。教育管理部门应该立足长远,从中小学生的健康教育、体育场地建设和体育锻炼的兴趣培养入手,为孩子们营造一个适合他们天性的成长环境。特别是在提供更多体育活动场地的问题上,教育管理部门应该高度重视,一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一方面推动已有体育场地和设施对学生免费或优惠开放。把钱花在这样的地方,比起搞什么“指纹打卡”,恐怕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更有实效。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社会民声】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强制锻炼提高不了学生身体素质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