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武汉公安、消协提醒 大学生谨防四大骗钱陷阱
作者:吴采平


  本报武汉讯(记者吴采平 通讯员刘爱国 洪 波)近来,武汉市公安局洪山分局、武汉市洪山区消费者协会相继收到大学生被骗钱的报案和投诉,多达30多起。为此,武汉市公安、消协近日联合发出警示,提醒广大学生及家长谨防四大骗财陷阱。
  推销陷阱:一些不法商贩喜欢在中午和傍晚时分溜进学校宿舍楼,向大学新生兜售化妆品、学习用品等。他们一般先假称自己是校园代理商,迅速与大学新生建立校友关系,然后给大学新生试用产品,利用他们不好意思拒绝的心理,兜售存在各种质量问题的产品。
  短信陷阱:家长收到陌生人发送的要求汇款的手机短信后,一定要仔细核实情况;对于以自己子女的名义追要学费等情况,家长务必设法与子女取得联系,确认之后再汇款,汇款时还要注意核实收款人的姓名。
  中介陷阱:大学新生在寻找勤工俭学信息时,应依靠学校的力量,不要盲目寻找,更不要轻信以骗钱为目的的黑中介。无论是通过什么途径找到工作,都应该签订有效的用工合同。此外,在找工作和刚工作期间,大学新生要提高安全意识,与雇主见面时最好与同学结伴前往,以免上当。
  银行卡陷阱:大学新生遇到向自己求助借用银行卡的陌生人时,一定不要将银行卡借出,以防不法分子掉包。不法分子往往选择在大学院校周围的银行作案,作案时通常假装银行卡丢失急需用钱等,有的还许诺钱汇到后一定请吃喝或给予优厚回报等。遇到这种情况,被求助者往往出于同情给予帮助,殊不知对方会趁机套取密码,再以掉包的方式换走银行卡,盗取卡里的现金。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教育培训】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武汉公安、消协提醒 大学生谨防四大骗钱陷阱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