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中医治未病 力倡主动健康理念
作者:唐夏


    ■本报记者 唐 夏
  工作和生活压力加大,城市化和老龄化加速,使得近10年来我国慢性病快速增长。在近日举行的2010北京国际健康论坛上,与会专家指出治未病势在必行,呼吁建立治未病服务体系,民众应树立主动健康观念。

  治未病势在必行

  2009年卫生部发布的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全国有医生明确诊断的慢性病病例数达到2.6亿,过去10年,平均每年新增近1000万例。若不采取积极措施,未来30年将可能成为慢性病的井喷年代。世界银行对84个国家的研究也表明,一个国家的疾病谱的变化与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当人均GDP达到1000—3000美元时,慢性病即进入高发期。我国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目前正处于这个关键阶段。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北京亚健康防治协会会长陈飞松教授指出,目前慢性病肆虐,严重影响国人健康。根据卫生部门资料,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在1亿人以上,并且每年新增300万新发病例;有9000万人患有高血脂,因高血脂引起的心梗、脑梗、中风、偏瘫、致残、致死人数以每年递增 12%的速度上升;我国脂肪肝患者约为4600万,约有2/3的人无临床症状;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超过 4000万,并以每年 100万以上的速度递增;冠心病患者约有1000万,65%有高血压病史;现有脑卒中患者500余万,每年新发病150万人,死亡20万人。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人们对健康状况的忽视,调查显示,86%的心脏病患者在发病前10年就有血脂、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存在,50%的心梗患者未得到预防。
  “我国传统医学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理论,强调治未病的重要性。而从目前我们所面临的健康形势来看,推行治未病势在必行。”陈飞松说。
  专家指出,治未病是中医学的重要思想。关于治未病的记载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逆顺》中也提出“上工刺其未生者也……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治未病中的“治”是管理、治理的意思,治未病就是采取相应的措施维护健康,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强调人们应重视保养身体,培养正气,提高机体的抗邪能力,达到未生病前预防疾病的发生,生病后防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疾病痊愈后防止复发的目的。这种思想充分体现了传统医学重视预防保健的思维模式。

  建立治未病服务体系

  我国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的形势不容乐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党委书记、副主任朱志南指出,由于膳食不科学、缺乏运动等原因,我国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有研究预测,如不采取措施,到2025年我国心血管病死亡人数将为目前的3倍,癌症将增加2.6倍。
  大量的慢性疾病的存在和医疗资源的匮乏,引起的“看病难,看病贵”现象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不仅使患病者生活质量下降,工作效率降低甚至丧失,还给个人、家庭和国家增加经济负担,成为新的社会问题。这不仅是广大卫生工作者关注的焦点,也是最近几年全国两会的重要议题之一。
  陈飞松指出,很多慢性疾病都是可以预防的,即可以采用治未病的方式,防止或延缓其发生发展。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在预防疾病方面,投入1元钱治未病预防,可以达到和超过100元治疗费用的效果。中医治未病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预防、保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积极开展中医治未病服务,将中医药的服务对象由以病人为主拓展到病人、亚健康人和健康人,服务范围由医疗为主拓展到医疗、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领域,服务网络由单一的医疗服务体系发展为医疗服务和治未病保健服务两大体系。

  治未病应从四方面入手

  陈飞松认为,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治未病要从四个方面入手。
  首先,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认识到健康靠自己,许多疾病都是可以预防的,民众应通过科普讲座、广播、电视、网络以及报纸、杂志等途径学习掌握正确的健康知识,提高自己的健康意识。
  其次,良好的生活习惯会带来健康身体状况,要大力提倡健康生活方式。以世界卫生组织的“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健康四大基石为健康生活方式为模式,改变不良生活习惯、行为方式。
  再其次,治未病提倡对健康状况进行定期的检查,一旦发现身体健康将要出现问题,要及时的进行干预和治疗。很多现代医学的检查方法能通过不同的实验室检查、体格检查和手段发现疾病;中医能根据出现的症状和舌苔、脉象,经络经气的变化来发现即将出现健康问题。利用现代医学和传统中医结合,能及早发现、预测,以便进行防治。
  最后,治未病还包括“既病防变”的内容,对那些已经出现健康问题的人们来说,有些脏器出现损害或功能异常,而且这些已经出现损害或功能异常的脏器会进一步影响到未出现损害或功能异常的脏器,所以要预防进一步损害或功能异常。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1 版:健康·食品】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中医治未病 力倡主动健康理念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