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任震宇)11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10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数据。数据显示,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4.4%,涨幅比9月份扩大0.8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7%。
数据显示,10月份,城市CPI上涨4.2%,农村上涨4.7%;食品价格上涨10.1%,非食品价格上涨1.6%;消费品价格上涨5.0%,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5%,居住价格上涨4.9%。1-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0%,比1-9月份扩大0.1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分析,这次价格上涨是一种结构主导型的价格上涨,食品和居住价格的快速上涨起了主要作用。
在回答本报记者关于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为何比9月份有所回落,这和10月份CPI的快速上涨是否存在某种联系的问题时,盛来运表示,去年中秋节是在10月份,而今年中秋节是在9月份,季节性的因素会对消费品零售额产生一定的影响。此外,去年物价比较低,今年的物价比较高,因此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实际增长今年比去年同期还略有所回落,但这是由于去年基数较高造成的,并不是表示消费出现了下滑。
数据还显示,10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8.6%,环比上涨0.2%,与9月份相比涨幅分别缩小0.5个百分点和0.3个百分点,房地产调控初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