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已建立发放临时物价补贴和调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长效机制
本报广州讯(记者黄 劼)投入资金1281万元,发放给13.3万名低收入居民。广东省广州市委、市政府近日宣布,再次向广州市城乡低收入居民发放两个月的临时物价补贴,以缓解低收入居民因食品物价上涨带来的生活压力。
近几个月以来,广州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指数)、特别是低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持续上升,主要品种蔬菜、肉禽蛋和水产品、粮油类食品价格继续上涨。今年11月、12月广州市举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旅游、餐饮、娱乐等行业将迎来消费高峰,物价水平预计将会有一个阶段性的上涨。为此,广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再次向低收入居民发放临时物价补贴,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
记者从11月10日广州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向低收入居民发放临时物价补贴新闻发布会了解到,这次临时物价补贴发放对象包括,具有该市户籍的低保、五保对象和低收入困难家庭成员。发放标准如下:低保、五保对象,每人每月50元,两个月一次性发放每人100元;低收入困难家庭成员每人每月30元,两个月一次性发放每人60元。本次发放物价补贴,该市各级财政共需投入资金1281万元,有13.3万名低收入居民受惠。
据广州市民政局局长李治臻介绍,目前广州市政府已批准实施《广州市调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实施办法》,使广州市临时物价补贴的发放和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调整形成了长效机制。当该市低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达到一定程度,将考虑向低收入居民发放临时物价补贴,如低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达到4%并持续6个月时,则考虑直接提高低保标准。2008年以来,广州市已多次根据物价变动情况,及时向低收入居民发收放临时物价补贴。今年6月,广州市向低收入居民发放了3个月的临时物价补贴,缓解了由于物价上涨给低收入居民带来的生活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