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次召开整形美容行业高规格专题会议,专家呼吁树立整形美容行业良好形象——
■本报记者 姚 敏
11月上旬“中国医疗整形美容行业监管工作座谈会暨行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落下帷幕。本次大会由卫生部医政司、医疗服务监管司主办,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承办,是第一次针对医疗整形美容行业发展召开的最高规格的专题会议。卫生部相关领导及来自公立医院、民营整形美容机构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为整形美容事业发展建言献策。
目前我国医疗美容机构的发展现状如何?存在哪些危害消费者权益的问题,解决办法有哪些?围绕会议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报记者采访了业内的权威专家,对相关情况进行了深入解读。
●亟须一:
专业医师严重不足导致事故频发人才培养体系亟须与国际接轨
“目前整形美容的专业规模和专业医师培养滞后,远远不能满足庞大的市场需求,随着需求快速发展,这一矛盾还将加剧。”在谈到我国整形美容外科行业特点与问题时,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会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形外科主任医师李青峰教授说,专业医师严重不足使整形美容业跨专业行医和非法行医仍有市场基础,是美容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我国早期主要的整形美容医疗中心,集教学、训练和临床实践于一体,仅有四五家医院。1984年中华整形外科学会成立时,仅有会员300余人,其中真正的专科医师不到一半。此后每年培养的不超过一年期的进修医师仅为四五十人。改革开放后,我国整形美容市场迅猛扩大,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仅简单的重睑术的求医者数量就已超过了专业医师能负担的范围。据统计,目前我国整形美容机构中专业医师的数量不足万人,但潜在的整形美容市场的年需求人数为2000万-3000万。
“我国整形美容医师专业培养体系不健全,亟须与国际接轨。”专家介绍说,在欧美发达国家,整形美容外科医师一般要经过医学院校正规学历教育后在普外等临床科室轮转四五年,之后接受至少3年整形外科专业培训并通过考评方能成为执业医师。要成为熟练掌握临床治疗技术的美容专家,则至少还要从事该专业10年左右。目前我国只有上海、北京等地的教学医院可以培养专业整形美容外科医师,上海市是唯一实施“3+4模式”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培养制度的城市。专家认为,从行政管理角度讲,专业范围长期划分不清是人才培养的瓶颈。根据卫生部相关规定,只要通过理论考试即可获得整形美容执业资质,由于缺乏具体的专业考核手段以及培训、实践,造成以利益为目的的跨专业、转专业执业行医的现象很普遍,使求医者利益得不到保护。
●亟须二:市场不规范危害患者权益信任工程重建成行业亟须
“目前整个整形美容机构面临信任危机。”专家强调,不当营销是整形美容市场运作不规范的突出表现。正确的市场引导和正当营销,可使行业向有序方向发展。目前美容外科不恰当的宣传、广告夸大以及诱导性的营销,带来了许多负面效应。究其原因,主要是行业准入门槛太低,民营机构医师队伍薄弱,片面以经济利益为目
标、不重视医疗质量,造成目
前社会对美容外科特别是民
营整形美容机构的不信任感。
目前一些上规模的整形美
容机构已开始逐步解决上述问
题。专家呼吁要提高整形美容
机构执业医师和注册资金的门
槛,以减少医疗事故纠纷,保障
求医者权益。“讲诚信、重信誉,
同时加强培养、造就一批技术
精湛、医德良好的具有中国风
格的整形医生,才能赢得消费
者信任。”李青峰呼吁,当前应
尽快使执业机构设置规定合理
化,取消“大杂烩式”的组合。按
照卫生部颁布的有关整形美容
机构注册的规定,凡设立门诊
部以上级别整形美容机构的,
必须同时设置美容外科、口腔
美容、皮肤美容、中医美容等。
事实上,由于上述学科均有各
自的母学科,并且我国尚缺乏
中医美容、口腔美容或皮肤美容等专业医师准入制度,因此,这样的要求只能造成学科设置的混乱。如此强行搭配,也缺乏实施基础。为达到设置要求,一些整形美容机构往往通过“购买挂名”等方式进入业内。
●亟须三:诸多方面尚处于空白点加大政府监管迫在眉睫
自2002年起卫生部陆续发布了《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及其配套的《美容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医疗美容项目》、《美容医学技术操作规范》等文件,为维护就医者合法权益,规范医疗美容服务管理打下了基础。“不过相关管理对政府来说仍属探索期,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有诸多方面还处于空白点。”专家认为,除了专业范围划分不清,人才建设和引导、执业机构设置方面的管理问题,还存在执法上的不足。目前在办公楼、宾馆、生活小区开展非法美容手术和注射治疗的状况屡禁不止,甚至肉毒素等带有一定毒性的医学美容专用药物在网上也可以买到。对须经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准入的产品,如干细胞、人胎细胞、金丝线、锯齿线、美白针等在营销和宣传上也需要加强监管。
“整形美容市场机遇和危机并存,中国应该树立整形美容大国的形象。”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秘书长赵振民强调,目前中国的整形美容市场潜力巨大,但整形美容机构良莠不齐、行业监管不力、恶性竞争等问题也亟须解决。加强品牌和人才队伍建设,是今后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行业组织发展滞后也是一大问题。通过行业自律共同维护行业声誉,是国际上多年来证明行之有效,能够尽早实现专业管理、科学管理的好方法。我国相关行业协会尚处于发展初期,除应给予政策法律扶持外,研究、制定出科学、规范的行业协会职能和管理体制也是当务之急。“相关的监管规范正在修订。”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在本次会议开幕式上表示,政府将加大对医疗整形美容行业的支持和监管力度,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他透露,卫生部正在组织修订《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同时还将对临床治疗指南等一系列技术标准进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