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姚 敏
“虽然医学美容技术在我国已有长足进步,但总体水平参差不齐,部分从业机构和人员只顾挣钱,管理松懈和自我约束能力不强,无视求美者的健康和安全,造成了众多的毁容者和健康受损者,在社会上造成了极为不良的影响。”作为上海市司法鉴定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学美容质量控制中心秘书,孙宝珊教授对医学美容质量有着清醒的认识。
孙宝珊教授介绍,近年来尽管高质量的专业人员奇缺,但不少医院和企业仍热衷于建立整形美容外科,并期望短期内收到明显经济效益,因此经验不足、技术水平欠缺、不重视医疗质量等原因造成的事故屡见不鲜。
专家介绍,常见的不规范的医疗行为包括七个方面:一是有的机构没有有经验的整形外科专业医师,不少从业人员是从其他专科仓促改行而来,未经严格培训,开展自身难以胜任的服务项目;二是有的美容机构使用非医务人员坐诊美容门诊,并决定手术方案和用药;三是术前必要的会诊和评估不足,术前谈话报喜不报忧,夸大手术效果而对手术可能产生的风险闭口不谈;四是少数机构医疗条件、设备器材简陋,抢救设施和急救药品不足,常有不规范的随意性操作;五是手术安全意识薄弱,在进行较大手术时不采取安全麻醉监护措施或措施不足,消毒不严格,手术存在着风险和隐患;六是使用劣质材料,甚至使用未经国家批准的美容仪器或植入材料、注射材料;七是虚假广告,任意编造医生资历和职称,打出所谓“韩式美容”的骗人广告;胡乱吹嘘子虚乌有的所谓专利、伪科学原理,把普通的治疗手段吹嘘成当今世界的最新成果。“医疗美容行业的行为必须严格自律和规范。”孙宝珊强调,医疗美容质量控制是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单凭有较高的医疗技术水平或者硬件并不能保证质量。影响医学美容质量主要有四要素,包括合格的专业医务人员;正规的医疗场所、良好的医疗设施和美容材料;严格完整的规章制度;畅通而且真实的信息沟通。四要素中合格的医务人员是主导,没有合格的医务人员,美容手术的质量无从谈起;正规的医疗场所和良好的医疗设备是保证美容手术实施的基本条件;没有或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就很难保证医疗行为的正确性和合理性;以正确无误的信息进行医患沟通,才能使医患双方互信和满意。
“医疗美容质量控制的管理应强制性、权威性和常态化。”孙宝珊呼吁,制定全行业机构和专业人员的行为规范,规范医疗美容机构行为,提高医疗质量。孙宝珊介绍,上海市开展医学美容质控8年来对相关工作进行了探索,上海市医学美容质量控制中心质量控制措施和督察内容包括:杜绝伪科学宣传、反对虚假和非法广告;要求和检查医务人员合法执医,主刀医师必须为主治医师以上;手术登记纪录完整;术前告知统一制定,实事求是;使用合法的材料、仪器,详细告知植入物的材料、品牌、产地和可能的不良反应;小手术室具有基本的抢救条件;大面积吸脂、隆乳、面部轮廓骨整形、腹壁整形、全面部皮肤提紧等大手术必须予以麻醉和监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