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品质论坛现场。张建、李晓光、刘继红、董祝礼、松元史明、谢鹏鸿、吴友生(从左到右)
编者按 中国有句俗话,叫“萝卜快了不洗泥”。平日里卖萝卜,商贩会将萝卜打扮一番,把粘在上面的泥土洗干净,让买主看着舒坦愿意买。可一旦买萝卜的人多了,卖得快了,那便萝卜带泥一起称,你不买,有人买。而在当下飞速发展的汽车消费市场,“萝卜快了不洗泥”是否存在呢?
2010年,中国车市延续了去年的飞速发展。今年前11个月,中国汽车行业销量共计1600多万辆,同比增长超过20%。而行业产能更是实现了大跨越,各大汽车企业纷纷扩产。与此同时,中国汽车消费的投诉量却呈逐年上升趋势。如何在产能高速增长的情况下,确保过硬的产品品质,成为了整个汽车行业所关注的热点话题。
■本报记者 张 鹏文/摄
“产能高速增长下的产品品质保证,这样一个非常迫切而且敏感的问题,由一个汽车企业提出,足见其拥有的信心、实力和勇气。”在东风日产第二届品质论坛上,中国消费者报社副总编辑李晓光给予了如此的评价。
2010年12月6日,以“产能增长与品质保证”为主题的东风日产第二届品质论坛在广州花都举行。与首届论坛不同的是,今年东风日产一改内部讨论的模式,不仅全面展示东风日产自首届品质论坛以来的品质管理成果,更将论坛的视角拓宽至整个行业,邀请了相关的汽车品质主管部门、行业协会、消费者权益维护部门、权威媒体的代表,共同讨论品质管理相关议题,为中国汽车产业实现产量和质量完美平衡寻找最佳解决途径。中国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董祝礼、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信息处主任吴友生、国家工商总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副处长刘继红、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谢鹏鸿处长,中国消费者报社副总编辑李晓光、张建,东风汽车公司副总经理欧阳洁、东风日产副总经理任勇等嘉宾和企业负责人,出席了本次论坛。
消协:高增长更要确保高品质
谈及今年“产能增长与品质保证”的论坛主题,与会专家纷纷表示:量与质的矛盾是整个汽车产业链关注的重大话题,品质论坛提出的“产能增长与品质保证”话题是积极的,是具有行业前瞻性的。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董祝礼介绍,今年前三个季度,全国各级消费者组织共接到汽车投诉案件13001件,其中汽车质量和汽车安全问题就占到了69.8%,也就是说,有七成左右的汽车消费投诉都源于汽车质量和安全问题。这与当前高速发展的中国汽车市场很不协调。“‘太多的家长生了太多没有能力照顾的孩子。’有人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人口增长和人口素质问题。我想用它不一定能恰当地概括中国汽车市场的现状,但至少有一点,面对这么大的产销量,如何能让每一辆车都具备很好的品质,应该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很紧迫的话题。”在论坛上,董祝礼侃侃而谈。他认为,尽管汽车产量不断提升,但消费者越来越成熟,对汽车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企业在增产扩能的同时,更要不断提升产品品质,“萝卜快了更得洗泥”。
政府:多方监管确保高品质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汽车企业越来越关注产品品质,因为一旦汽车质量出现问题,不但会损害消费者的权益,汽车厂家的品牌形象也会受到影响,而最终丧失的可能是企业的口碑和消费者的信任。然而在众多企业中,各家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对产品质量的负责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需要政府的监管,通过监管“帮萝卜洗掉泥”。“汽车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产品,由成千上万个零部件组成,小到一个螺钉都有可能造成瑕疵。”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信息处主任吴友生认为,产品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企业不能以真诚的态度面对消费者去解决问题。“拿召回来说,汽车召回是一个非常正常的现象,在设计、生产、制造、运输等各个环节,厂商都达到相应品质的前提下,确实因为一些不可控因素或小疏忽产生了缺陷,通过召回来弥补,这是非常正常的,这样的企业也是负责任的、可以信赖的。反之,如果明知产品存在缺陷,却故意隐瞒,不去解决缺陷,这样的企业只会失去市场。”
据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谢鹏鸿处长介绍,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作为市场准入的质量认证机构,可以通过对产品质量进行认证,将可能存在的缺陷控制在产品销售之前。“中国有一句话叫‘坏事变好事’,通过质量认证,不但挡住了缺陷,而且将问题不断反映到制造的各个环节,从而进一步促进了产品品质的提升。”谢鹏鸿说。
按照现在的管理体制,汽车产品进入市场前的缺陷,会被认证机构挡在门外;当发现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时,会由质监部门发出召回;而工商部门,则是对汽车产品的市场流通进行监管。国家工商总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商品服务处副处长刘继红认为,汽车产品的品质至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产品本身的品质,二是产品相关服务的品质,三是汽车产品和服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全面性。“因此提升汽车产品的品质,必须从多个方面加以着手。”刘继红说。
企业:五阶段体系塑造高品质
随着产能规模的日益扩张,东风日产认为产能规模越大,就越需要更为严格、更为有效的品质管理体系来支撑。多年来,东风日产一直秉承“质量优于规模”的经营理念,步步为营,从商品企划、研发、采购到制造、营销、服务的各个环节寻找短板,全面发力,不断提升各环节的品质水平。那么,东风日产又是通过什么样的品质管理体系,在多拉快跑的同时,保证把萝卜洗得干干净净呢?
在论坛上,东风日产有限公司副总裁、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总经理松元史明向与会代表们介绍了东风日产品质管理的五个阶段:
第一是设计阶段,这是确保产品品质的最初阶段。在设计阶段中,东风日产会就消费者关注的焦点或者可能产生不满的关键点进行测量。“从测量数量上来说,我们可能会测量数万个点,从而保证产品成型之后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第二是制造阶段。“在制造过程中,我们要知道如何发现一些异常和问题。而对于具体的作业者来说,每一个作业步骤的顺序是怎样的,力度应该多大,我们都作了明确的规定。”
第三个阶段是“停线体系”,即在制造过程中,一旦发现异常,便要全线停止生产。“任何一名作业人员发现异常,都有权发出通知,实施停线。”
第四个阶段是品质信息的反馈和解决。“我们会通过市场,将产品上市后的品质信息收集起来,然后反馈到研发和生产阶段,并立即实施改进。”
第五个阶段被东风日产看成是保证品质最为关键的要素,即企业提倡的“容错文化”。“我们不会掩盖问题,而会从问题中学习教训。”松元史明说。
●访谈录
欧阳洁:企业是产品质量的第一责任人
作为东风汽车公司旗下重要的乘用车板块,东风日产在短短7年时间里,以3倍于行业的增速跨越式地飞速发展,并成为近几年来中国汽车产业中成长速度最快的汽车制造企业。而作为东风汽车公司副总经理的欧阳洁,又是如何评价产品品质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呢?
欧阳洁认为,随着汽车市场竞争格局的不断变化,汽车消费格局正在从单纯的产品诉求向以品质诉求为主导的多层次诉求转变,品质已成为企业在新竞争时代中决胜的重要筹码,而由此形成的品牌效应也势必成为未来汽车企业发展的决定力量。
当谈及企业对产品质量所应担负的责任时,欧阳洁认为,汽车企业作为产品的制造者,是产品质量的第一责任人,而保证产品品质更是企业义不容辞的义务。“汽车企业坚持诚信经营、承担社会责任、秉承品质至上的自觉行为,是大企业集团率先垂范自律、加强企业‘软实力’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积极体现。”欧阳洁说。
任勇:提高产品品质 提升企业竞争力
品质论坛是东风日产一年一度的重要品质盛会,是其内部全价值链品质管理部门间进行经验交流和自我学习的大讲堂,在东风日产的品质管理领域具有重要作用。
对此,东风日产副总经理任勇表示,东风日产今年将实现65万辆的销量,但是数字并不代表一切。做企业是一场马拉松比赛,比拼的是耐力和韧劲,因此我们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不断提高产品品质,提升企业竞争力。而作为中国乘用车领先企业,东风日产有责任和义务为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寻找可行性方案。“我们以主题演讲和座谈的形式举办第二届品质论坛,就是为了搭建一个与上级主管部门、消费者协会、行业协会、业界新老朋友探寻中国汽车产业健康发展之路的全新平台,共同探讨目前制约行业发展的因素和关键问题,以期找寻改变企业命运的金钥匙。”任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