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多方借力化解物业纠纷
山东省肥城市消协整合各类维权资源,积极发动各方力量,推动居民小区物业管理规范化建设
作者:蔡丽 马斌 尹训银


    ■蔡 丽 马 斌本报记者 尹训银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新建居民小区不断增多,而规范的物业管理滞后,水、电、供暖等矛盾纠纷增多,一旦处理不好,容易引发群体投诉。今年以来,针对这一问题,山东省肥城市消费者协会本着降低维权成本、促进企业自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思想,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前移维权关口,在推动居民小区物业管理规范化建设,健全完善化解物业纠纷机制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
组织培训物业人员
  围绕解决居民小区物业管理服务不到位的问题,肥城市消协组织开展了“大走访”活动,对物业管理进行了专题调研,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物业管理机构不规范,工作人员服务水平不高。为此,肥城市消协以强化培训为突破口,于今年7月举办了全市物业管理专题培训班,以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和《山东省物业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为重点,结合具体纠纷进行评析,并邀请3名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授课。全市36家物业公司的部门经理和管理人员参加了培训。在集中培训的基础上,选择管理较为规范的物业公司作典型,结对帮助指导部分物业公司制定消费维权自律管理制度,建立消费纠纷和解机制。
整合各类维权资源
  在具体运作过程中,肥城市消协整合各类维权资源,积极发动群众、志愿者和政府部门3个层面的力量。首先,开展“送法进社区、进企业活动”,向消费者宣传法律法规,增强消费者依法维权的意识;其次,加强同律师、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的联系,先后召开了6次座谈会,专题研究解决物业管理存在的难点问题,并吸收他们作为消费维权志愿者和监督员;第三,加强与司法、建设、房管等部门以及行业协会、物业公司的联系,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共同参与消费维权工作。
构建互动长效机制
  完善制度,构建互动长效机制。一是建立定期走访联系机制,及时掌握物业公司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将各类投诉及时“消化”在企业内部。通过实行定期走访送政策法规上门,对疑难投诉进行现场指导,对工作中好的做法给予鼓励,提高物业公司调解纠纷的水平和能力;二是完善维权自律机制,在物业公司探索建立纠纷和解受理台,明确职责,将维权关口前移;三是严格投诉通报机制,针对一些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又拒绝承担责任的物业公司,充分利用社会舆论的监督力量,对其进行通报、批评。
  记者了解到,肥城市消协以解决物业管理投诉为突破口,实施的一系列举措,不仅化解了物业公司和业主之间的矛盾和纠纷,还建立起了预防各类消费纠纷的长效机制,提升了消费维权工作效能,有效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今年以来,肥城市消协共受理各类投诉426件,解决421件,处结率99%,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2多万元。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维权在线】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多方借力化解物业纠纷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