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减轻农村劳动力在家照料常年病人的负担,使其腾出时间外出打工挣钱,改善家庭经济状况,辽宁省本溪县农村常年病人托管服务中心今年9月初投入使用,目前运行情况良好
托管中心工作人员不仅照顾托管对象的日常生活,还为其提供基本护理服务
■本报记者 王文郁 文/摄
在农村,因病致贫仍是目前造成一些农民家庭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有常年病人的农家,更是难以脱贫脱困。为帮助这部分家庭脱贫脱困,将家中劳动力解放出来,为其外出打工创造条件,辽宁省从今年开始实施农村常年病人家庭托管工程,要求各地筹备建设农村常年病人托管中心。9月初,该省首家常年病人托管中心——本溪满族自治县农村常年病人托管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托管中心)落成并投入使用,如今已运行3个多月了。托管中心如何进行管理和运行?目前的运行状况和效果如何?近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前往本溪县进行了调查采访。
入住病人多来自于低保户家庭
12月15日清晨7时许,接连数日的大雪过后,记者冒着刺骨的寒风从沈阳市出发,先后乘坐城际大客车、乡镇中巴车、三轮摩的,用了近6个多小时,方于午后1时30分赶到位于本溪县东营坊乡矫家沟的托管中心。
矫家沟四面环山,雪后的山林银装素裹,环境优美宁静。虽然室外寒风刺骨,但托管中心室内却暖意融融,记者推门走进大厅,立刻感到温暖扑面而来。见到记者在大雪封山的季节远道前来采访,托管中心负责人孙殿华有些吃惊。
据孙殿华介绍,今年年初,为了帮助农村常年病人家庭解决实际困难,本溪县在辽宁省民政厅和本溪市民政局的支持指导下,从4月份开始积极筹备建设托管中心,并且仅用5个月的时间便完成该项工程,建成了辽宁省首家投入使用的农村常年病人托管中心。托管中心整体设计为四合院结构,占地面积达6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580平方米,设有公共餐厅、公共洗浴室、卫生室、健身室、电视厅、活动室等功能厅室,养员即重病人享有较大的活动和休闲空间。托管中心现有床位百余张,平均三四名养员住一间房间。
孙殿华说,托管中心10名工作人员都是从社会上招聘而来,首批入住的60名养员都来自生活贫困的低保户、五保户家庭,平均年龄超过65岁。他们带着低保金和医疗保险便可进入托管中心,不用再缴纳其他费用。
托管中心工作得到病人家属认可
孙殿华说,从3个多月的运行情况来看,托管中心服务效果良好,在当地百姓中逐渐形成了不错的口碑,入住病人的家属对托管中心的工作颇为认可。
东营坊村民张艳的母亲常年有病,今年9月入住了托管中心。看到母亲在这里每天的生活起居都能得到专业的照顾和护理,张艳既感动又感激。
张艳告诉记者,为了能改变家中困境,她一直想出去打工挣钱,可母亲常年有病,离不开人照顾,无奈她只能在家里守着。自打母亲进入这家托管中心后,她就到外面找了一份工作,开始有了收入能补贴家用,生活也有了奔头。
张艳说:“刚开始我确实担忧,怕母亲适应不了托管中心的生活,现在看这些担心是不必要的,托管中心环境好,母亲能得到周到照顾,我很放心。”
孙殿华介绍说,托管中心不仅要照顾好托管对象的日常生活,还要为托管对象提供基本的护理服务。有些托管对象属于长年卧床不起、脑血栓后遗症等患者,不具备生活自理能力,甚至需要24小时全天候照护。托管中心与当地卫生医疗机构建立了联系,如果养员病情较为严重急需治疗,则请医生上门诊治,或是送往卫生部门指定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接受诊治。
已建立较为完善的管理模式
“农村常年病人入住托管中心,一般得符合这样几个条件。其一,托管中心的接收对象是来自于农村低保、五保家庭的常年病人,且家庭成员因常年外出务工而无力照顾病人;其二,托管对象必须是经县级以上医疗卫生部门认定的生活不能自理的重度病残人员。”本溪县民政局社会福利股股长吴业昊介绍说,托管中心刚刚成立,条件有限,因此暂时无力收患有精神病或传染性疾病的人员,以后条件改善了,也许会考虑扩大接收范围。
据介绍,常年病人进住托管中心要经过一些必要的程序。第一步需要个人提出申请,这体现的是本人自愿原则。无行为能力者,由监护人代为提出申请;无监护人的,由村民委员会代为提出申请。提出申请之后,还需经过村民评议并公示这一程序,然后再报送乡(镇)政府审核。在对申请人的自然条件、家庭条件和经济条件进行调查核实后,经县级相关部门复核通过,然后方可批准入住。养员入住托管中心需要一年一申请。为了能更好地明确托管义务和法律责任,审定批准为托管对象后,托管对象本人、监护人、托管对象所在乡(镇)人民政府和县托管服务中心四方还要签订一份托管协议。
据了解,本溪县今年上半年对全县低保户家庭常年病人进行了调查,约有100多人符合进住托管中心的条件,目前入住托管中心生活的养员为60人。
其做法及经验将在全省推广
“我们在全省率先建成运行了农村常年病人托管中心,没有成型的经验可以借鉴,只能是边摸索边运行。”本溪县民政局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托管中心的日常运行经费主要来自于当地财政支持,目前运行较为平稳,“但确实也需要慈善机构的支持和社会资金的帮助,这样托管中心的发展会更好更快”。
辽宁省民政厅社会福利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实施托管农村常年病人是该省的一项惠民工程,目的是将其家中的劳动力解放出来,为他们外出打工创造条件。本溪县农村常年病人托管中心虽然还处于运行初期,下一步怎样发展还有待在运作中总结,但它毕竟走出了一条新路,初步积累了一些建设和管理的经验。预计明年中旬,省民政厅在完善配套相关文件、规范后,将在全省44个县逐步进行推广该县的做法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