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燕明
世界卫生组织日前发布《室内空气质量指南》,这是世卫组织首次公布室内空气有毒物质的量化标准,为世界各国制定相关法规提供了依据。该报告指出,室内空气中存在的主要化学物质对人类身体健康会产生重要影响,过量吸收这些化学有毒物质会导致多种疾病,威胁生命健康。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则可有效降低人类健康面临的风险。
该报告中列举了室内空气中的主要化学污染物,包括苯、一氧化碳、甲醛、二氧化氮、氡、三氯乙烯等物质。其中,室内环境中的苯污染列在首位,主要来源于装饰装修材料和建筑材料。苯可以使人致癌,尤其是导致白血病的高发,极其微小的含量就会产生危害,没有任何暴露安全水平可以被推荐,也就是说安全环境中不应该有苯存在。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的安全标准是0.1毫克/立方米,超量则会伤害肺部功能,并可能患上鼻咽癌和白血病。室内环境中的氡污染也被世卫组织高度关注,在欧洲地区14%的肺癌患者是由于吸入了居室中的氡造成的。
国家室内环境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室内环境监测工作委员会主任宋广生指出,我国室内环境中的苯污染主要来自于装饰装修中使用的油漆涂料,如果消费者使用低污染的装修材料,或者水性漆、硅藻泥等不含污染物的装修材料,可以从源头上控制室内环境中的苯污染。我国60%新装修家庭存在不同程度的甲醛污染问题,使用人造板是甲醛污染的主要来源。日本横滨大学研究证明,人造板中的甲醛释放时间为3至15年。肺癌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癌症,每年新增40万例。肺癌危险度与氡暴露量呈正比,氡是继吸烟之后引起肺癌的第二因素。很多人生活在中、低水平的氡暴露环境中,与较高氡浓度暴露环境相比,大部分肺癌还是由中、低水平的氡暴露造成的。近年来,不抽烟的肺癌患者越来越多,室内环境污染也是重要原因,接触氡可增加患病风险。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严寒的冬季,由于密闭空间的装饰装修材料的污染、取暖造成的一氧化碳污染,使得室内环境污染问题比较突出。同时,冬季又是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季节,由于冬季室内空气质量问题造成的暖气病、空调病和装修材料污染病大量增加。特别是很多人长时间呆在房间内,由于室内环境温度过高,二氧化碳增加和室内湿度下降,特别容易造成老年人、病人和儿童大量出汗引起脱水,导致血液浓缩及黏度增高、血管扩张、血容量不足等健康问题,表现为鼻咽干燥、胸闷、头晕眼花、尿量减少、浑身软弱无力、免疫功能和抵抗力下降。
怎样有效预防冬季室内环境污染问题?宋广生提醒人们,应严禁室内吸烟,注意室内通风换气,每天定时开窗通风,每天至少两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注意室内环境绿化、美化和净化,可以通过绿色植物来帮助净化空气;根据家庭中的污染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空气净化器,进行室内环境污染物的净化;采用加湿器和其他加湿办法保证室内环境湿度;在天气好的时候,注意经常进行室外运动,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自身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