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A1版)
——进一步加大监督食品经营者落实法定责任和义务工作力度,切实提升食品经营者自律水平。各地要强化企业自律意识,依法规范经营者行为;严格监督食品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食品进货查验和记录制度、食品安全管理责任制度、食品进货把关、销售和退市等自律机制,切实监督食品经营者做到不进、不存、不销假冒伪劣和不合格食品,切实对消费者负责;积极探索和建立对食品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的监督与考核机制,通过研究明确的项目和量化指标来考核食品经营者是否履行了法定责任义务、履行的情况如何,依法监督其落实到位。
——进一步加大长效机制建设力度和创新监管手段,切实提升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现代化水平。各地要把长效监管机制建设作为根本性、长期性的重要工作,建立健全以保障食品经营者主体合法、质量合格、行为规范为重点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执法体系;以严把食品进货关、质量管理关、退市关为重点的经营者自律体系和食品安全可追溯机制;以重点突出、程序合法、行为规范、技术可靠为重点的检验检测体系;以信用分类监管、食品经营者自律和社会监督为重点的信用管理体系;以形成部门之间监管无缝衔接为重点的协调协作机制;以信息化网络和电子监管及质量检测为主要内容的食品安全现代技术支撑体系等,并结合监管工作的重点环节和部位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和制度,不断创新监管方式方法和手段。要认真落实总局下发的《关于积极推进流通环节商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信息化网络建设工作的意见》要求,强化网络信息技术在流通环节食品市场主体许可、准入、食品质量监管、市场巡查和执法办案等方面的综合应用,努力形成从总局到工商所五级纵向贯通以及横向联接的信息化网络体系,逐步实现食品安全“网上查询、网上咨询、网上受理、网上查办、网上调度指挥、网上应急处置、网上动态监管、网上发布信息”的目标。要积极引导和指导商场、超市推进“两项制度”电子化管理,为实现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网上监管奠定良好的基础。
——进一步加强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和服务领域消费维权,切实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要继续开展“家电下乡”等市场专项整治,依法加强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继续开展重点商品和重点区域专项执法检查,依法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继续加大服务领域消费维权力度,依法规范服务领域经营行为。
——进一步加大12315行政执法体系“四个平台”建设力度,切实提高行政执法效能和公共服务水平。要加大12315信息化网络体系建设力度,努力提高12315执法效能;加大“一会两站”建设推进力度,努力健全社会消费维权网络;加大12315“五进”工作力度,把消费纠纷解决在源头;加大信息通报和协作配合工作力度,积极构建社会化消费维权综合平台。
王东峰强调,各地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责任制度,狠抓督查、检查和落实。要加强组织领导和队伍建设,切实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和消费维权工作提供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加强基层和基础建设,切实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和消费维权工作提供物质保障;加强信息管理和制度建设,切实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和消费维权工作提供纪律保障和长效机制;加强部门协作和责任落实,切实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和消费维权工作提供措施保障和综合平台。
北京、吉林、上海、浙江、山东、广东、贵州、甘肃等八省市工商局的有关负责人做了大会经验交流。总局各司局和有关直属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各省(区、市)工商局分管局长和职能处室的处长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