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陕西民办院校“二本”招生遭遇滑铁卢
作者:李沛昕 周余涛


    ■李沛昕 本报记者 周余涛
  曾几何时,取得“三本”招生资格成了陕西民办院校发展的里程碑,其招生广告令人震撼,“东方的哈佛”、“创造国际一流的民办院校”……让人感觉大有进入世界名校行列之势。2009年,5所陕西民办院校又趁势获得了教育部批准的“二本”招生资格。然而,2010年,进行“二本”招生的5所陕西省民办院校的招生情况却不能让人满意。记者从陕西省招生办公室获悉,5所民办院校除了西安翻译学院完成了招生计划外,其他院校的招生情况均让人大跌眼镜:西安欧亚学院计划招生1641人,实际完成招生506人;西安外事学院计划招生1924人,实际完成招生849人;西京学院计划招生1547人,实际完成招生867人。部分陕西民办院校成为“二本”院校后的招生情况,的确不能说是成功的。
  民办院校升级是机遇也是挑战
  2005年,西安翻译学院、西安外事学院、西安欧亚学院、西京学院4所高校率先获得专升本招生资格。2008年,西安思源学院、陕西国际商贸学院也获得了专升本招生资格。至此,陕西民办院校中的7所取得了“三本”招生的资格。2009年,这些民办院校开始将目光瞄向“二本”。2009年初,西安翻译学院、西安外事学院、西安欧亚学院、西京学院等几所知名的民办院校连同其他独立学院一起向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将部分优势专业纳入“二本”的招生计划,为学校争取到更多的优秀生源。2009年5月,西安翻译学院获准将所有专业的全部本科指标纳入“二本”招生。
  西安培华学院院长姜波说:“闯入‘二本’,在‘三本’院校看来,理由很简单,就是要争取到更加优质的生源,给学校未来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这也成为教学相长的重要因素。进军‘二本’对这些学校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虽然门槛升高,会找到更多的优秀生源,但是和公办院校相比,好学生自然更愿意考公办院校了,所以如果吸引不到优秀生源,也会影响整个招生工作。”
铺天盖地广告背后的窘境
部分陕西民办院校在升级为“二本”院校后为学校大打广告。如西安思源学院在陕西某媒体上刊登的《西安思源学院打造一流理工科民办本科高校》中详细介绍了西安思源学院如何打造一流本科。西安欧亚学院也在某报上整版刊登了《欧亚印象——一所具有国际视野的”二本”院校》其中说到:“欧亚的目标是用10年时间成为本地区一流本科教育提供者。”等等。
  然而尽管民办院校的招生广告铺天盖地,但宣传却并不代表考生的认可。记者从陕西省招生办公室的统计数据中看到,2010年,西安欧亚学院、西安翻译学院、西安外事学院和西京学院这四所学校的“二本”招生共计划招收6775人,但实际录取人数只有3590人。可见2010年这些民办院校的“二本”招生并不理想。
  另据记者了解,今年除了西安翻译学院没有招收“三本”外,其他几所民办院校的校长都因招不够“二本”学生,联合进京向教育部求助,要求给他们“三本”招生名额。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招收“二本”的民办院校一律不准同时再招收“三本”学生,显然,西安欧亚学院、西安外事学院和西京学院这三所学院同时招收“二本”和“三本”是违反教育部的相关规定的。然而,令人诧异的是这三所学校又都有了“三本”招生计划。
招生结果值得深思
  民办院校“二本”招生计划遭遇滑铁卢,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结果也令人深思。据统计,近几年全国民办高校的招生人数呈下滑之势,其中西安市下降也很多。
  记者调查发现,部分民办院校遭遇滑铁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民办院校的师资力量还不够,一些学校聘请教授挂职,而平时的教学则很少看到教授、讲师的影子。所以民办院校的教学质量被质疑。此外,除了师资,民办院校在管理、硬件设施等方面也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
  另外,大量民办院校缺乏公开院校的公信力,大多数人宁可选择公办院校的“三本”,也不选择民办院校的“二本”。在大学扩招阶段,很多公办院校的招生都遇到了困难,何况民办院校呢。西安外事学院一位姓张的学生告诉记者:“在我们学校看到专科生和本科生在一起上课。”
  长期从事民办教育管理和研究的某学院院长认为:“这些院校冲击‘二本’的主要动力是‘二本’学生收费高等,现在这些院校负债很高,还债的来源就是学费。”
  西安市一位市民说:“希望民办院校以后能够在师资上充实一些,除了在硬件和管理上完善外,还应该多发挥自己的优势,办出具有自己特色的专业和学科,才会在学生和家长中的口碑越来越好,才能取得优秀生源,和公办院校一争高低。”
  西安市社科院王国琪研究员则认为:“把打广告的钱用在提升学校内涵上,提高教师的待遇上,经过若干年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攀上名校之梯。如若不然,部分民办院校的浮躁,必将毁了自己。”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教育培训】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陕西民办院校“二本”招生遭遇滑铁卢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