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工商机关创新工作方式,深入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
本报南京讯(谈 玮 记者薛庆元)记者近日从江苏省工商局获悉,为落实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的精神,江苏省工商局针对该省部分地区、部分行业假冒侵权、傍名牌现象较为突出的情况,专门召开网络视频会议,并制定下发专项行动方案。据该局负责人介绍,在“双打”专项行动中,该省各地工商机关创新工作方式,涌现不少好做法、好经验,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无锡工商局针对当地印制企业较多的特点,依托网格化监管责任机制,重点检查了该市锡山区鹅湖镇、江阴市月城镇等商标印制企业集中区域,在全市形成了从源头打击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的高压态势;徐州工商局注重落实“又破又立”的指导思想,一方面加强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引导企业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杜绝相关侵权行为,另一方面加大执法力度,查处了一批大案要案;泰州工商局在工作中突出一个“细”字,将专项行动具体计划细化到月、旬、周,工作任务细化到每个组、队、人,执法监管对象细化到具体的单位或个人;盐城工商局重点加大对辖区产业集群品牌培育基地的保护力度,组织人员对建湖石油机械、射阳大米、东台茧丝绸、盐都鞋机等产业集群企业进行走访,了解企业商标被侵权情况和打假维权诉求,并与集群内规模企业、大型骨干企业签订联手打假协议书;南通工商局与信息部门协作,加强对互联网商标使用行为监管工作,对网络监管的方式方法进行探索,确保整治不留盲区。
在案件查办中,南京工商局了解到该市使用“江南公社”商标作为餐厅名称的有40余家,而经商标权利人授权的仅19家,针对这一情况,该局专题研究部署,在全市开展了“江南公社”商标专用权保护执法行动,目前已立案查处4家,责令2家改正,受到商标权利人的高度称赞;无锡工商局发现案件线索514条,立案查处71件,其中去年12月8日查获的案值千万元特大售假“淘宝店”一案是“双打”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查处的第一大案;淮安工商局立足农业大市实际,重点加强对涉农商标案件的查处力度,查处涉嫌假冒种子案件8起,假冒种子4000余袋共计7.5万多公斤,涉案货值共计近35万元,此外还查获多起假冒“洪泽湖”大闸蟹、“禾采”有机米等知名农产品商标案件。
日前,江苏省工商局“双打”专项行动领导小组,派出苏南、苏中、苏北3个督查小组,对各地近期专项行动开展情况进行实地检查。从督查情况看,各地均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重点执法行动和案件查处工作,“双打”专项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江苏省工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阶段该局将进一步落实“双打”专项行动精神,加大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查处力度,立足于构建长效机制,大力推进日常监管工作,维护广大商标权利人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切实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