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家居企业市场突围路在何方系列报道二
■本报记者 孙 蔚
2010年,面对“史上最严厉”的楼市宏观调控,房地产市场发展趋缓,处于楼市下游的家居企业日子过得相当艰难。思路决定出路,为了寻求市场突破,2011年许多家居企业盯上了精装修房这一巨大的蛋糕,希望能从中分得更多份额。
上下游企业联手拓展市场
在国家政策鼓励和市场需求的双重带动下,精装修房已经成为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趋势,楼市下游的家居企业将面临重大的市场转变。而与开发商合作打造精装修房无疑是迅速扩大家居企业市场空间的捷径,通常一个房地产项目有多达成百上千套房,可以为家居企业带来巨大的销售额和利润。据了解,2009年,圣象地板仅与万科一家开发企业合作的销售额就达到其总销量的10%,而TATA木门在与某房地产项目的合作中也一举创下了6000多万元的销售业绩。
据搜房网的调查报告显示,知名房地产开发商一般都具备良好的持续开发能力,其土地储备基本可以满足2—3年的开发需要,这为家居企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市场空间,足以使家居企业摆脱目前以个人消费者为主要客户、市场需求不稳定、客户开发成本大等不利因素,从而推动家居企业进入发展快行道。
全面推行精装修房对于家居产业的推动作用不言而喻,在日前举办的搜狐家居新视角总裁论坛上,众多家居企业领军人物纷纷表示,希望能够与上游开发企业合作,实现双赢。“开发商建造精装修楼盘需要与有信誉的家居企业进行长期、大规模的合作,开发商将成为家居企业的重要客户,而家居企业借助精装修房可以迅速扩大业务规模,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北京市场协会家居分会秘书长刘晨对记者表示。
“现在开发商做精装修房时常常使用品牌洁具来提升整个项目的品位和价值,这很有道理。因为使用知名品牌的家居建材能给客户带来质量保证,可以提升楼盘的整体品质。”东鹏陶瓷董事长兼总裁何新明表示,在与开发企业合作的过程中,他最重要的感受是,企业要为开发商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而不仅仅局限于提供地砖、马桶等产品本身。
掘金精装修房市场并非易事
虽然精装修房市场前景十分诱人,但目前家居企业与开发商在精装修房的合作方面尚属初级阶段,家居企业想靠这块蛋糕吃饱、吃好还得加把劲儿。
一直以来,位于家居产业上游的开发商们掌握着整个住宅产业链的绝对主动权,家居企业往往要低声下气地与他们打交道,即使是知名的大型家居企业也不例外。生活家地板董事长刘硕真直言不讳地表达了与房地产企业合作的艰辛与无奈:“家居企业若想与房地产公司合作,必须考虑到自己的资金运作能力,如果你的企业没有几个亿的资金规模就想承接精装修工程,那么光是垫付资金就可能把你压垮。所以,家居企业在分这块蛋糕之前一定要想好,这个蛋糕谁来埋单,你具不具备这个能力。”“精装修房是不可抗拒的潮流,如果我们想以传统观念抵挡工业化的步伐,那么企业一定会碰得头破血流。”上海荣欣家庭装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国宏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据记者了解,家居企业在与开发商合作精装修房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第一,某些开发商不规范、不专业,在项目推进过程中缺少计划,随意性很强,装修方案、材料不断变更,工期极度压缩等,这样除了导致家居企业非常被动外,还会影响装修的质量;第二,少数开发商会以种种借口拖延货款支付,家居企业要耗费很多精力来催讨货款,影响了企业之间的合作,导致双输的局面出现;第三,许多杂牌的家居企业实际上并没有能力做好精装修,却采用低价恶意竞争或者通过不正当手段拿到项目,这样扰乱了行业秩序,最终利益受损害的还是消费者。
其实,一个好的精装修供应商需要在开发商的呵护下成长壮大,开发商应该在付款及时性、项目计划性以及现场管理规范性等方面给予家居企业充分的支持。开发商应该认识到,好的供应商是有价值的,不仅能保证精装修项目顺利实施,还能提升项目的内在品质。
专业化让家居企业走得更远
既然精装修已经成为家居企业发展之路上的必修课,如何与开发商加强合作就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家居企业是甘心低声下气?还是要求平起平坐?在陈国宏看来,尽管同开发商合作受拘束太多,问题不少,但是双方仍要寻求合作的最佳模式。“我觉得应该走融合、扬长避短的道路,上下游企业之间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磨合,而家居企业则要练好内功,走专业化的道路,只有专业才能走向卓越。”
任何事物在发展初期总是充满阵痛,精装修市场也不例外。缺少完善的精装修质量控制体系、过于强调装修成本、缺少经验等都导致了一些房地产项目在为消费者提供精装修房时不尽如人意。如何规范精装修房市场?精装修房的质量标准是什么?如何在标准化与个性化之间找到平衡?这些都是一个成熟的精装修房市场必须直面的问题。金牌橱柜工程总监助理张其茂表示,希望政府相关部门对精装修房加强管理,出台系列规范措施,促进精装修房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产生双赢甚至多赢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