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张家口蔚县民俗新春——
打树花的元宵夜 艺术韵味浓厚的剪纸村
作者:徐红


  蔚县古称蔚州,自北周时期就有记载,六千年的文化沉淀,八百座古堡,寺庙、戏楼、古民居林立,使这里成为了京西知名的文化古城。最难能可贵的是随着岁月一起保存下来的,除了古朴的建筑之外,还有那些虽历经沧桑但仍熠熠生辉的民间智慧——从窗花发展而来的蔚县剪纸艺术,更是精妙绝伦。现已各成派系,开枝散叶;那比烟花还绚烂的打树花,只有在蔚县才能看到。
  2010年8月2日,中国剪纸街在蔚县——这座“中国剪纸艺术之乡”立起牌楼,集中展示蔚县的剪纸艺术,蔚县剪纸的历史传承便浓缩在这里。整个街道的装饰突显了剪纸艺术韵味,街道两旁青砖筑成的小楼古香古色,大型戏剧脸谱的剪纸样装饰图绘在墙上,醒目而庄重。跨进街口处的牌楼,迎面是蔚县剪纸开宗立派大师王老赏的半身塑像。蔚县剪纸之所以能从简单的窗花发展成为一个产业得归功于他。王老赏生于1890年,家住河北省蔚县南张庄。他在剪纸艺坛奋力拼搏30余年,并把蔚县剪纸推向了成熟阶段。到今天蔚县剪纸已发展200余年,已从一个王老赏发展成了几大剪纸世家。
  据说打树花发明之初只是穷人家的游戏。富人家节庆可以放鞭炮和烟花,而穷人家却没有,后来有位铁匠突发灵感,收集了平时的下脚料,熔成铁水,然后泼到城门上,形成火花四溅的礼花状。这样,所有人都可以看礼花了,这是一个集体娱乐项目。
  打树花,这“打”也不是一般的打,需要表演者有力气扬起手中浸泡三天的老柳树木勺,木勺中舀起的不是轻盈泉水,而是化为火舌的铁水。扬起这手中的柳木勺,能扬多高,能扬多大的弧度,展现的不仅是打树花“打”的功底,还有这“树花”溅在城门楼上的模样。
  每年在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暖泉镇上炼铁的师傅就早已经准备好了熔炉、废铁,一声“开祭喽”的吆喝,打树花的广场就开始了劈啪作响,热闹非凡,有如来年的红火生活,在黑夜中擦出光亮,如流星划过,载着人们最真挚的愿望。作为流传三百年的年俗活动,人们每年过节都在等候这扬撒的瞬间,打树花的本身也已经成为了一种心灵寄托。 (徐 红)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行游天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打树花的元宵夜 艺术韵味浓厚的剪纸村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