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老人们过年吃上饺子,吉林省长春市同心老人院在人手紧张的情况下,通过当地新闻媒体向社会发出紧急求助信息。获悉情况后,很多热心市民赶到了老人院——
市民们在同心老人院为老人们包饺子
■本报记者 李洪涛
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来了,老人们围坐在一起,边吃边夸“味道真好”。1月26日是农历腊月二十三,也是人们常说的小年儿,位于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岭东路的同心老人院里张灯结彩,鞭炮声阵阵,到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当天上午,很多市民拿着在家中揉好的面团和拌好的馅料,自发来到同心老人院,给在这里安享晚年的老人们包饺子过小年儿。
记者了解到,原来,为了让老人们过年吃上饺子,同心老人院在人手紧张的情况下,通过当地新闻媒体向社会发出紧急求助信息。获悉情况后,很多热心市民赶到同心老人院。吃上“爱心饺子”的老人们露出了笑容。
难题——
人手不够包不出万个饺子
长春市同心老人院李院长向记者介绍说,该院是一家较大型的民办养老机构,目前居住着105位老年人,有一大半属于神志不清和瘫痪在床的老年人。快过年了,李院长统计了一下,被儿女们接回家过年的老年人寥寥无几。“多数老人们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不愿意回家。”李院长说。“他们不走,我们就更累。”多年没和家人在一起过年的李院长说,这些老年人就像自己的亲人一样,工作人员想方设法要让老人们吃上一顿像样的年夜饭。前几年,院里住的老人少,她经常叫上家人和工作人员一起为老人包饺子。后来,入住的老人陆续多了起来,就有不少志愿者前来帮忙。
今年的情况,让李院长有点头疼:“志愿者大都是大学生,现在都放假回家了,给老年人包饺子的重任就全落在我们几个工作人员身上。全院一共有20多个工作人员,大家要倒班,不可能凑到一块儿。而且每位工作人员都要照顾十几位老人,这边忙着包饺子,那边还要照顾老人,顾不过来。大家想来想去,如果想让老人们过年吃上饺子,就只能等晚上老人们都睡了,大家加班加点地包,那样会很辛苦,也不一定能包得完。”
按照每位老人20个饺子计算,一顿就需要包2000多个饺子。而且按照习俗,除小年儿当天要吃饺子外,除夕晚上必须吃饺子,大年初一的早上、初五的当天也要吃饺子,这样算起来,起码要包8000至1万个饺子。这对同心老人院的工作人员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
心愿——
希望大家帮老人吃上饺子
李院长说,这些老人们都是老小孩儿,早在几天前,就有老人跟在她后头问:“咱们过年包饺子不?”看着这些老人渴望的眼神,李院长不忍心让他们失望。“他们把这里当成了家,我们就得给他们家的感觉,不光要给他们包饺子,还得给他们放鞭炮,让他们快乐地过年,让他们的儿女放心。”李院长对记者说。
1月26日就是小年儿了,李院长准备好了面和馅,要给老人们包饺子。她的计划是,不管怎么样,先组织工作人员把小年儿这天的饺子包出来,让老人们吃上热乎乎的饺子。同时,她也希望能有人来帮助他们来给老人包饺子。如果能够在过年前就把除夕和初一早上的饺子都包出来就更好了,这样,不仅老人们的过年饺子有了着落,忙了一年的工作人员也能在过年这几天轻松轻松。
经过认真考虑,李院长拨通了吉林电视台都市频道《说实在的》栏目的电话,说明了情况。该栏目主持人当即赶到同心老人院,对此事进行了现场采访。“如果您愿意帮忙,能伸把手儿,帮李院长他们包饺子,请与我们联系;如果您的企业愿意献爱心,能够免费提供现成的饺子,也希望与我们联系。”当晚,《说实在的》栏目播出了同心老人院老人们吃饺子遇困难的新闻。
感动——
“爱心饺子”饱含人间真情
1月26日这一天,同心老人院的面食师傅高志广起了个大早,忙着和面、拌馅。正当他望着满满一盆饺子馅发愁时,老人院里突然走进了一群年轻人。原来,他们是长春市南北科技有限公司的员工,看过电视报道后特意起早赶来为老人们包饺子。随后,陆续有市民赶来。令人感动的是,一些市民手中拿着在家中揉好的面团和拌好的馅料。42岁的刘金富得知有105位老人过年吃饺子遇到困难时,连忙赶到老人院帮忙。55岁的姜淑芳家住热电小区,因为居住得比较近,她来到老人院后二话不说,洗完手撸起袖子就包起了饺子。韩雪燕是一位大学教师,由于家离得较远,为了给老人们多包些饺子,她乘坐出租车赶到了老人院。
当天中午,一碗碗热气腾腾的饺子出锅了,老人们痛痛快快吃了一顿饺子。92岁的聂德珍老人特别高兴,她激动地说:“这顿饺子,我吃得最香,头一次看到这么多好心人一起给我们包饺子。”
据李院长介绍,当天共有87位热心市民前来帮忙包饺子,一天的时间,大家共包了1.5万个饺子。另外,一些不愿留下姓名的市民也送来了现成的饺子。市民刘先生是开着车来的,进门就放下3箱饺子,说是他刚刚在超市里买的,送给老人院。记者采访时,李院长不住地表示感谢。李院长说:“这下可不愁了,这些饺子足够吃一个春节了,生活在充满真情的社会里,老人们可真是有福气!”(本文图片由长春市同心老人院提供)
●相关链接
“爱心饺子”大家谈
■姜喜凤(长春市市民):能为同心老人院的老人们包饺子过年,我感到很高兴。以后,我还会经常到老人院看望老人们,陪他们聊天,给他们包饺子。
■杨凤英(同心老人院老人):
过年了,有这么多热心市民帮助包饺子,让我们感到了一种在家的感觉和温暖。
■冀莉 (长春市民政局社会福
利与社会事务处处长):目前,民办养老机构的工作人员较少,特别是逢年过节时工作压力更大。市民给同心老人院的老人们包“爱心饺子”,体现了人间真情和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促进了社会和谐。希望有更多的志愿者参加进来,更需要社会各界长期关注。
(李洪涛/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