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可以不恐慌但千万别忽视
作者:余翔


    ■余 翔
  10%左右的市售大米镉超标,可能引发骨痛病——媒体报道的这一消息,引发江苏省南京市市民的广泛关注。记者近日采访了进行这一调查的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教授潘根兴,他回应说,“不是市场上所有的大米都是这样的,江苏的样品就没啥问题,只能说我们抽查样品的10%存在镉超标,大家不必恐慌”(据2月15日 《现代快报》报道)。
  在食品中违规添加的苏丹红、三聚氰氨等,已经给公众普及了不少化学知识,镉超标大米的曝光,又让人们认识了一种新元素。据专家介绍,镉属于重金属,会抑制人体对锌和硒的吸收,而后两种正是促进钙质吸收的微量元素。人体体内镉超标易患高血压、肺气肿、骨质疏松等病症,严重时会导致可怕的骨痛病。因此,长期食用镉污染大米的后果是非常可怕的。国际卫生组织曾公布20世纪八大公害事件,其中就有日本富山县“镉米中毒”导致数百人骨痛病的案例。
  镉超标大米出现在市场上,长期食用的后果又是如此可怕,难道我们从此就戒了米饭,改食其他?可能正是担心出现这样的恐慌,发布调查结果的潘教授又出面说了一些宽慰公众的话,大意就是,城市居民食用的大米来自全国各地,吃的是“百家饭”,即使食用了一些镉超标大米,也达不到中毒的量。
  说实话,潘教授的宽慰之语,老百姓能不能听进去,我一点都不操心。不管怎么说,因“镉”废食米饭者,肯定只是极少数。我担心的倒是农业管理部门,如果他们也用潘教授的话来宽慰自己,认为大米镉超标是一件危害可能性极小的事,麻烦就大了。
  我国年产稻米近2亿吨,如果有10%的大米镉超标,即达2000万吨。而且根据潘教授及其研究团队的调查,在有的地区,60%以上大米样品镉含量超过了国家限值。这些数字足以说明问题的严重性。潘教授的话,如果对市场上10%的大米镉超标的南京市还能适用,放到问题严重得多的地区,特别是镉超标大米种植区的农民,恐怕就起不到宽慰作用了。
  因此,面对大米抽查样品10%存在镉超标的结果,南京市的市民可以不必恐慌,可以按照专家的建议,通过谨慎选购和调整饮食结构规避风险,但农业管理部门一定要认真对待。要组织人员认真核查镉超标大米的来源,深入产地了解其成因。对有色金属矿山周围的农田,应通过土壤普查、农产品重金属含量测定,确定其是否适宜种植农作物。对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高的农田,应通过补贴等方式鼓励农民改种用材林、薪炭林。要和卫生、质监、环保等部门密切配合,定期对粮食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防止受污染粮食流入市场。只有这样下大力气、用真功夫,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粮食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消除食品安全中的隐患,平息公众的不安情绪。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社会民声】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可以不恐慌但千万别忽视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