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鹏
2月9日,北京市第二轮小客车指标申请工作结束,又有11.4万多人加入到了摇号大军,再加上第一轮未摇中的16.9万多人,本月的摇号申请人总数已超过30万人。然而,与这般强烈的市场需求相比,北京的汽车市场却呈现出一片惨淡景象,显得极不协调。
据北京某品牌4S店销售顾问小何介绍,虽然该店在1月份共销售出200多辆车,但绝大多数是处理去年底限购令出台前的备案车,因摇中号而销售出去的新车仅有两辆,而在春节长假期间,因摇中号销售的新车只有一辆。“新政出台前,店里备案了将近800辆车,但到目前成交的还不到1/3。”小何认为,已备案的消费者大多并不急于出手买车,而是持观望态度,期待车市的下一步降价优惠。
为“占坑”扎堆摇号
虽然市场如此清冷,但实际有买车愿望的人却一点不少。即将实施的第二轮摇号,将有30万人争夺1.76万个指标,中签概率仅为5.7%,与首轮摇号的8.37%相比进一步降低,这让摇到号的几率变得越来越渺茫。真想买车的人们纷纷抱怨。
在第一轮摇号中,为了增加中签率,有些家庭甚至全家总动员,集体参与摇号。北京市民王先生一家六口人同时参加了1月26日的首轮摇号,包括王先生本人、妻子、父母、妹妹和妹夫。结果非常幸运,王先生一家三人中签。而在六人中,真正需要买车的只有王先生一人,其余两个指标只有白白浪费。“摇号规则是以个人为单位的,又不是以家庭为单位,政策上也没有禁止全家参与摇号。只要规则上允许的,就应该是合理的。”王先生认为。
不管怎么说,王先生发动全家参与摇号,初衷是为了买车。可还有一些市民,并不急于购车,只是抱着“占坑”的想法,也提交了申请,从而变相降低了急需购车人中签的概率。首轮中签的北京市民刘小姐,就属于这类“凑热闹”的人。“真没想到第一轮就能摇中,尽管如此,我基本上也不会在近期买车。”刘小姐很直白地告诉记者。刘小姐认为,既然车不再像从前那样可以随时买了,那就应该做随时的准备,免得想买车时没指标,再临时“抓瞎”。“半年时效一过,指标费就费了,我还会继续参加摇号。”面对一些人对这种动机的质疑甚至是谴责,刘小姐表达了与王先生类似的看法:“政策上又没有禁止,半年不买车就不许参加摇号。我没有违反规定吧。”王小姐对记者说。
“如果拥有一个指标意味着一个家庭‘有车’梦想的实现,那浪费一个指标就等于破灭了一个家庭的梦。”一位业内同行感叹道。
无良商家坐地加价
有需求就会有供给,这是市场的规律,可如今市场上缺的不再是车,而是买车的名额。于是,一些“精明”的商家摸准了消费者急于购车的心理,纷纷动起了“脑筋”。
第一轮摇号结果出炉后,北京某汽车经销商居然推出了“牌照租赁”的业务,即车辆登记名称为该经销商,顾客按市场价“购买”车辆并每月支付100-300元牌照租赁费,待消费者摇号取得购车资格后,再将车辆过户。看似合理且可行的办法,一些人觉得这是种不错的过渡方式,但车子终归没有登记在自己名下,却也让不少消费者心里“打鼓”。
对此做法,泰和泰(北京)律师事务所律师徐丹认为并不可取。“车辆的所有权是以登记为准的,也就是说,登记在谁的名下,谁就是车主,因此租牌购车的消费者并没有获得车辆的所有权。”徐丹认为,租牌购车对消费者来说是存在一定风险的,“经销商才是车主,如果车主不同意,你怎么办过户?”
与之相比,一些不法经销商更是借购车指标紧俏之机,坐地涨钱,加价售车,发起了“不义之财”。北京消费者黄先生窃喜自己提前备案,无需摇号,可当他前往4S店提车时,却被告知要加价1万元,如果不同意,等半年也休想提到车。“备案成功确认书的有效期只有6个月,愿不愿意加价,销售人员让我自己掂量着办,这不摆明了挖坑让你往里跳嘛!”黄先生对此非常气愤。通过走访记者发现,确有部分4S店对“备案车”的提车附加了额外要求,即使不加价,也会搭售高价的汽车用品,或要求车主在店里做装饰。
规则漏洞有待填堵
“说到底还是限购政策的漏洞所致,一边是拿着指标不买车,另一边却是急于买车没指标,整个市场秩序就这样被打乱了。”一位业内人士总结说,“要恢复市场秩序,杜绝不当行为,就必须堵上政策的漏洞。”
而就现行的摇号规则,北京市副市长苟仲文曾表示,摇号政策的出台,本来就是为了有序限制机动车数量,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一项措施,既然这样,就应该均等地给所有人参与摇号的权利。因此那些摇中了但最终没有买车的人,也应该允许他们再次申请,再次参与摇号。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院长李强认为,出现这样的情况,与摇号制度的设计有关,以至于部分摇号申请人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剥夺了他人的权利。凡有驾照的北京市民,都有均等的购车权利,这是他们应享受的权利,但现行的摇号制度并没有规定相应的责任。“享受权利,同时也要承担责任,而目前的情况是权利和责任严重的不对称。”对此李强建议,应该对现行政策的漏洞进行完善,“比如规定,一旦拿到指标却没有在规定时间内买车的,今后在一定的时间内不得再次申请。”
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周正宇也透露,将可能对摇号规则进行“微调”,若不买车但参与摇号的“占坑”现象严重,相关部门将出台相应政策进行控制,避免浪费配额的现象发生,尽量保证公平公正。
2011年的第一个月,在全国汽车销售市场迎来开门红,而北京在出台汽车新政的第一个月,北京汽车销量同比下降了60%。据了解,为了缓解交通拥堵,北京市2010年底推出治堵方案。其中反响最强烈的是实施“限购令”。由于北京首次车牌摇号1月26日才举行,因此影响了北京市的汽车销量,但对全国汽车销售总量的影响并不大。
本报记者 郝 军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