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国家广电总局再次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剧文字质量管理的通知》,严查电视剧文字质量,提高处罚力度。今后——
电视剧单集字幕错别字过多将被退回
作者:孟刚


    

■本报记者 孟 刚
  近年来,电视剧文字质量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针对一些电视剧字幕错误较多的现状,近日,国家广电总局继2005年3月以来再次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剧文字质量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新《通知》),严查电视剧文字质量,并提高了处罚力度。新《通知》中提到,电视剧制作机构应对所制作的电视剧进行文字质量检查,确保电视剧字幕用字用语正确、规范,避免出现错别字。此外还要求,黄金时段拟播出的电视剧单集字幕错别字达两处的,应退回制作机构进行修改,同时尽可能减少读音错误、用词错误和表达错误。
错别字充斥着电视荧屏
  在电视剧中打上字幕,可便于观众更好地理解剧情,尤其是老年人对剧中的对话有时听不清楚,字幕可以起到辅助作用,是件好事。然而许多电视剧打出的字幕经常会出现大量的错别字,观众看后感到十分扫兴。还有一些常见或常用的词语、成语被篡改得面目全非,看了之后让人不知所云。
  记者发现,电视剧字幕出现的错别字,有的属于同音词词义混淆而造成的错用、混用,如,“做客”写成“作客”,“启事”写成“启示”;有的是不应出现的错别字,如,“即使”写成“既使”,“迫不及待”写成“迫不急待”,“蓬荜生辉”写成“蓬壁生辉”,这样的情形不在少数。如近期播出的电视连续剧《敢死队》第9集的字幕中,将“一网打尽”写成“一网打进”;第10集中,将“蛟龙”写成了“绞龙”。尤为严重的是,该剧每集片尾曲最后一句的字幕是:“用无谓勇敢捍卫祖国的尊严”。此处的“无谓”应为“无畏”。除了近期播出的电视剧外,还有2009年热播的电视剧《奋斗》第28集的字幕中,将“豪华邮轮”打成了“豪华油轮”。
  据报道,《咬文嚼字》杂志社曾用一年时间,跟踪了2009年度12部热播电视剧的文字质量状况。其公布的情况显示:12部热播剧部部有差错,平均每部电视剧有56个文字差错。《解放》《潜伏》《五星大饭店》3部热播剧文字质量尚可,排位前三,而《我的团长我的团》《刘老根》《人间正道是沧桑》3部热播剧成了错字别字的重灾区。北京工商大学学生小苏对记者表示,热播影视剧受众广泛,多以数百万计。如果以讹传讹,让一些中小学生、普通百姓以此为准,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使影视剧质量打了折扣,更为重要的是,对人们在词语认知方面造成了严重的误导。
新《通知》提高了处罚力度
  据了解,国家广电总局曾于2005年3月向各电视台发出了《广电总局关于加强电视节目字幕播出管理的通知》,其主要内容是要求各级电视播出机构加快制定有关管理规定,明确控制电视节目字幕错别字指标,这被看做是一张惩罚字幕问题的“黄牌’”。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该《通知》发布后,一些电视台仍没有起到把关作用,对电视剧文字错误还是不闻不问,电视剧字幕错误高发现象并未得到有效控制,同时,社会各界要求进一步提高电视剧文字质量的呼声也越发高涨。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广电总局日前再次发布了新《通知》,要求电视播出机构应建立规范、有效的电视剧文字质量检查制度。已有电视剧文字质量检查制度的电视播出机构,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措施,切实贯彻执行;尚未建立该机构的应立即着手制定相关办法和措施,可采用组织或聘用专人检查、与制作机构签订相关合同条款等方式,并尽快开始实行。此外,新《通知》还要求,中央电视台和省级电视台卫视频道应当在电视剧文字质量方面发挥表率作用。已经播出的电视剧,如被发现仍存在较多的文字错误,广电总局将依法对有关制作机构、播出机构给予相应处理、处罚。业内人士表示,新《通知》无疑是给电视剧字幕问题亮起了一张“红牌”。
  一位业内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谈到:“其实广电总局对荧屏字幕一直抓得很严,除了制定具体规定外,还专门安排了四五个专家组专门为送上来报批的节目纠错。但目前国内制作或购进的节目一般由播出台自行审片,只有电视剧等节目在涉及重大题材和有境外演员时需要报总局审。因此,各电视台应加大对自身广播电视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力度,尽快提高有关工作人员的语言文字能力,并切实维护电视播出机构良好的公众形象,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5 版:文体市场】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电视剧单集字幕错别字过多将被退回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