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喜羊羊与灰太狼》结缘外资引发市场担忧
作者:孟刚


    ■本报记者 孟 刚
  近日,电影《忍者神龟》《阿童木》的制造商、香港上市公司意马国际宣布,斥资8.14亿港元收购动漫火车集团。该集团管理及拥有《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商标以及卡通人物肖像版权,此举引发了市场对《喜羊羊与灰太狼》被外资收购的担忧。
  据了解,动漫火车与原创动力是战略性商业伙伴,原创动力拥有《喜羊羊与灰太狼》的版权,负责该动画片的电视、电影、出版等媒体内容的制作及播映。而动漫火车则掌握其消费品授权业务,负责与获授权生产《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衍生品的工厂联系。对于收购问题,记者致电原创动力公司。该公司宣传公关部邵经理称,不存在《喜羊羊与灰太狼》被外资收购这一说法,公司会坚持做原创动漫,把该品牌运营下去。
  据了解,去年原创动力曾和迪斯尼有过亲密接触,也有传闻称迪斯尼将收购《喜羊羊与灰太狼》,曾引发市场对该品牌被外资收购的担忧。但最终双方只达成了该品牌衍生产品的全球授权协议,并与迪斯尼签订了为期3年的电视播映授权合约。
  没过半年,该公司又将《喜羊羊与灰太狼》衍生品授权卖与他人,但是,意马国际此次收购只涉及此前并不在行的《喜羊羊与灰太郎》的消费品授权业务,不包括其内容制作及播映业务,但此举还是引发了市场和网民的担忧。很多人认为,意马公司先收购消费品业务,然后会逐步扩展到内容制作以及发行业务上,最终掌握《喜羊羊与灰太狼》品牌。“意马国际擅长动画制作,衍生品领域却并不在行,我们按照常规的思路分析,假设意马国际现在有意在《喜羊羊与灰太狼》消费品授权上有一番作为,那么必然要考虑在国内该品牌的消费品授权业务,能否长期稳定的成为其盈利点。而就目前情况来说难度很大。”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动画产业研究所所长苏峰表示,消费品授权的确是动漫产业链上最赚钱的一个环节,但是我国有着特殊的情况,那就是盗版横行。因为盗版的肆虐,即使《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消费品授权保护得再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不会有很大起色。
  另外,“从衍生品方面分析,个人认为,受制于盗版等问题,双方在未来的合作上会困难重重。而且意马国际是港资企业,对内地消费授权产品的设计、理念等,能否从本土化角度考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尚不可知。”苏峰进一步分析说:“假设意马国际心思根本不在消费品授权业务上,那就让业内困惑了。除非是在进行某种战略布局,或者更大胆的设想,是意马国际和原创动力在玩资本游戏,可能是为了尽快套现等资本原因。”
  中国动漫资源网CEO毛勇认为,意马国际和原创动力的这次合作,在投资结构上并没有任何亮点,没有产业互补性,甚至两者的产业功能重叠,都擅长动画制作,也看不出明显的战略布局意味。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收购双方之间还签署了一份“联合品牌管理协议”。按照协议,动漫火车可通过联合品牌管理协议摊分原创动力的盈利,摊分原创动力的90%经营业绩,相反原创动力若亏损,意马国际则须按其经营业绩的100%金额支付直销开支。很显然,该协议的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加紧双方的利益联结。但据了解,原创动力预期今、明两年的盈利分别是8500万元及1.57亿元,共2.42亿元。这就意味着,今明两年意马国际将暗暗“窃走”原创动力九成的利润。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5 版:文体市场】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喜羊羊与灰太狼》结缘外资引发市场担忧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