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A1版)
我作为一名全国政协委员,有责任保护传统文化,维护民众利益与社会公德,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另外,我身为一名生产健康产品的企业家,身体里流着“道德”的血液,更有责任正本清源、去伪存真,为净化养生保健市场、继承传播与传承国粹尽我绵薄之力。
问:我国养生思想的渊源如何?如何正确看待养生保健的现实意义?
答:养生是人生的一种境界。养生文化源于“上医治未病”的思想及其养生保健的理论和方法,讲求和谐、平衡与辨证,这些都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髓所在。
目前,养生思想在降低疾病发生及疾病治疗费用,促进人们健康水平提高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我国人口与健康发展战略由以治疗疾病为主导前移至以健康为主导,国家医疗卫生工作改变以往“重治疗轻预防”的思想,实施抓预防、“治未病”,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使人们逐步形成维护和促进健康、不得病或少得病的观念。
正确的养生观、科学的保健食品可以有效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指数,甚至对减少国家医疗费用支出也有重要的意义。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达到同样健康标准所需的预防投入与治疗费、抢救费的比例为1∶8.5∶100。
近几年来,广大群众对“治未病”的认知度和认同度有了明显提高,特别是对养生知识有了一些了解并产生了大量需求。在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养生保健逐步成为蓬勃发展的朝阳行业。
问:面对当前养生保健行业鱼目混杂、产品良莠并存的现状,您有何建议?
答:通过我对养生保健行业的走访、调研并结合政府的大政方针,我对规范和发展中华传统养生文化的建议是:
第一,国家应重视并大力支持宣传中医药养生文化科普知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起始于2008年的“中医中药中国行”平台,连续几年在全国范围内举办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活动,集中展示中医药悠久的历史、科学的理论、独特的方法,使广大民众更好地了解中医、感受中医,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建议进一步扩大其活动范围及影响力,鼓励更多的优质企业、专家学者参与其中,由国家中医药管理主管部门牵头,带动中华传统养生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第二,政府、行业、社会舆论三管齐下,促进传统养生文化健康发展。有关职能部门应加大监察、处罚力度,从源头上遏制伪科学的传播与发展。中医药管理部门等机构应组织行业专家制定和出台行业规范和准入标准、考核指标及奖惩措施,对保健机构的审批、人员准入和服务内容进行规范,加强培训机构的引导与管理等。
第三,加强行业自律,鼓励企业主动“思利及人”,自我监督,从源头上杜绝伪劣产品。
问:媒体了解到,李锦记集团除了有弘扬饮食文化的使命,还有弘扬中华优秀养生文化的使命。请您谈谈弘扬养生文化的意义。
答:李锦记作为一家历经百年的民族企业,以“思利及人”为核心理念,已经实现了“传播中国优秀饮食文化,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李锦记”的第一个使命。
1992年,李锦记开始履行第二个使命,就是将中国5000年优秀养生文化,透过中草药健康产品传遍全世界。
中华传统养生文化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在发展过程中融合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诸多因素,是中华民族认识生命、维护健康、战胜疾病的智慧结晶和文化瑰宝。中华传统养生文化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在维护人民健康、促进社会发展、弘扬我国优秀文化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作用。特别是在当前党和政府所倡导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中,养生文化更应发挥自己独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