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从撤销医院太平间看管理误区
作者:李辉


  ■李 辉
  针对目前医院太平间多是对外承包、收费混乱且难监管的现状,记者3月21日获悉,山东省潍坊市率先在昌邑撤销医院的太平间(据《齐鲁晚报》3月22日报道)。
  清明节又快到了,每年到这个时候,我们总会看到各地出台一些关于殡葬行业管理的新政。管理部门在工作上爱唱“四季歌”,如果真唱得好的话,倒也可以算是为民众做了点实事,可是,像“撤销医院太平间”这样的举措,却很难说是管理上的良策。
  医院太平间,通俗点说就是停尸房。医院该不该有停尸房,应该从医院的正常职能、遗体的存放需要、家属及其他病人的实际需求等方面来考虑。事实上,新闻中一位市民的话已经给出了答案——“如果医院没有太平间,患者去世后等殡葬车来,需要一两个小时,这段时间遗体还得和病人放在一块”。也就是说,撤销医院太平间后,可能影响医院的正常工作,遗体得不到初步处理和起码的尊重,家属及其他病人也将很为难。
  山东省潍坊市相关部门在昌邑撤销医院太平间,理由是当地医院停尸房多被承包且收费混乱。确实,一些地方对外承包的太平间,乱收费问题十分突出。有的承包人乘逝者家属悲痛之机,近乎敲诈勒索地胡乱收费。同时,太平间的承包人与社会上的殡葬机构“合作”,对逝者家属坑蒙拐骗现象时有发生。可是,为了斩断这条灰色利益链,就应该把医院、逝者家属及其他病人等因素抛在一边,一刀切地撤销太平间吗?我们不否认,此举在治理太平间乱象、切断殡葬利益链方面可能有一些效果,可问题是,难道放医院太平间一条 “活路”,就无法处理好这方面存在的问题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否则,不独昌邑,全天下的医院太平间恐怕都会失去生存的理由。撤销医院太平间这种放弃多赢,只求迅速达到某个目标的做法,从实质上讲是懒政的典型表现。
  对医院太平间多被承包、收费混乱,管理方应该正视自己工作不到位的事实。而殡葬利益链则更为复杂,既有医院问题,也有管理问题,还有民众为何会选择不正规的个体殡葬服务店而不去选择“官办”殡仪馆的深层问题。在这些都该仔细考量的事实面前,当地有关方面不是加大治理力度,创新管理思维,提高服务意识,而是不分青红皂白,将产生问题的某一环节一棍子打死,以为这样就一了百了,就可以彻底消除殡葬服务中的乱收费现象,这种处理方式恐怕是太想当然了。
  不难想象,倘若当地以后在相关管理上仍旧缺位、无力,就算撤销了医院太平间,也难以遏制一些居心不良的人从逝者身上捞钱的花样翻新,更不可能从根源上铲除非法殡葬服务店的生存土壤。在处理殡葬业存在的问题乃至其他的问题上,政府职能部门应当从市场规律、民众需求的角度周全考虑,才能最终取得成功,而简单化、一刀切、求速成的做法,只会按下葫芦起来瓢,表面上暂时解决了问题,实际上问题越积越多。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社会民声】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从撤销医院太平间看管理误区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