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网购药品一定要慎之又慎
作者:罗瑞明


    ■罗瑞明
  近年来网络销售假药案件呈上升趋势。令人触目惊心的是,这些假药几乎都由鸡饲料、玉米淀粉、中药渣等掺入精神类药品、激素等粉末“精制”而成,受害者甚多。药监部门警示公众,网购药品一定要慎之又慎。(3月21日《成都日报》)
  网络销售假药范围广,涉及面大,比起网下的假药销售危害更大。提醒网民慎重进行网购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监管部门要狠出手,严查猛打。
  不法分子在网络上销售药品,都是经过周密的包装打扮,什么生产日期、批号、证书一一俱全,要哪个名家有哪个名家,要哪个大厂有哪个大厂,萝卜章盖上就是。再则,购药者即使买到假药,外面裹着糖衣或者胶囊,其中葫芦里卖得的是什么药又有谁知晓,即使是真药也很少有药到病除的功效,得有一个疗程。病患者不是专业医务人员,要让其辨别是真是假有很大的难度。
  网络售药是新开辟的渠道,此举可以减少很多中间环节,节省流通中的成本,一步到位给病患者节省不少开支。之所以出现鱼目混珠的假药,关键是没有一整套严格的监管机制,没有将网络销售当做现实销售那样去抓去管。
  据专家介绍,网上非法售药行为监管确有难度。在管辖权确立上,互联网售药牵涉到IP地址所在地、违法经营地、药品交付地、损害结果发生地等多个场所。专家说的话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现实中不允许的,网上同样也不允许,网上再难监管也是明的,发现的了,只要监管者眼睛时时盯在网上,就能发现哪些网上销售了假药。即使一时难以发现,只要购进药品进行检验,顺藤摸瓜就能发现是真是假,而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就会让一些人闻风丧胆,不敢轻易的自我暴露。
  从目前的情况看,网上销售假药非常猖狂,搜索“网上买药”一词,相关网页多达489万篇。其中不少属于违规的黑色或灰色地带。国家食药监局发布的有关数据显示:从2009年9月至今,有关部门共查处681家违法发布虚假药品信息的网站。这与发布的假药信息相比只是沧海一粟。网上售药相当一部分处于失控状态,网上销售由谁来管、怎么管?存在很大的缺陷。
  警示公众,网购药品一定要慎之又慎是必要的,而更重要的是药物监管部门要负起责任。假冒药品无疑是一种毒品,不仅是乘人之危加重了公众的负担,而且以假乱真延误治疗,危害生命。对于网络销售假药决不能掉以轻心,应建立长效机制,加大力度进行打击。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1 版:健康·食品】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网购药品一定要慎之又慎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