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辖区内某超市因价格违规被处罚事件,浙江省杭州市工商局余杭分局搭建四大平台——
■陈亚洲 本报记者 郑铁峰
近日,在沃尔玛杭州余杭临平店因部分商品销售过程中存在低标价高结算情况,被有关部门处以罚款30万元后,浙江省杭州市工商局余杭分局及时上门对辖区内的家乐福、沃尔玛、银泰利群等大型超市等商业企业进行经营行为矫正指导和消费维权知识培训,搭建起四大平台,引导辖区大型连锁超市诚信经营,保障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
一是搭建行政指导平台,帮助超市矫正不规范行为。余杭工商分局第一时间对因价格欺诈受到行政处罚的沃尔玛临平店开展了罚后专项矫正指导,发挥各条业务线不同的工商职能进行一对一不同层面的行政指导。例如,经济检查线对口超市方负责人,告知其行政处罚的严重后果;消费者权益保护线对口超市投诉处理部门,对其以往价格相关投诉中的不当处理进行纠正;商标广告监管线对口超市营销部门,对其广告传单中的价格标志进行规范化指导。
二是搭建信用激励平台,促进超市诚信经营。余杭工商分局近期开展“消费者信得过单位”评选和“守合同重信用单位”推荐两项工作,通过信用评级来促使经营者在合法合规经营的同时更加注重诚信经营。特别在沃尔玛等国外连锁超市存在价格欺诈违法行为曝光后,经过自愿申请、基层初评、征求消费者及有关单位意见、评审小组综合考评,并经媒体公示后,特别表彰辖区内大红鹰超市、小芳超市等本土超市为“消费者信得过单位”,以榜样的作用激励沃尔玛、家乐福等的余杭门店诚信经营。
三是为企业搭建主题培训平台,提升超市维权水平。余杭工商分局围绕中国消费者协会“消费与民生”年主题,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对辖区各大超市、商贸企业开展了“消费与民生”主题培训,旨在加强企业在经营中的民生观。同时邀请余杭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消费纠纷调解专家,对几家大型商贸企业柜组长以上的员工累计120余人进行上门培训,内容涉及消费者、经营者的权利和义务,商家在自行处理消费者投诉时应注意的事项等,全面提升了经营者的消费维权水平。
四是根据消费市场需要,为企业搭建双语沟通平台,引导超市加强自律。余杭工商分局在分析沃尔玛价格欺诈被罚事件后,在今年3·15期间特别开展了“双语义务维权监督员”选聘活动,以克服过去监管与服务中与国外连锁超市总部沟通受语言障碍限制、消费领域不断向国际化市场拓展而工商监管存在一定滞后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