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原本在人们心目中非常神圣的艺术考级,如今在一些院校由于与升学、特长招生挂钩而变质。目前,全国范围内的艺术考级呈现出的更多的是“利益”和“乱象”两个主题,艺术考核原本应该具有的知识积淀和修养无人问津。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当下的艺术考试出现如此乱象?此情况是否已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关注?如何才能还艺术考级以清白?本刊将就此问题分为两期,向读者详细剖析。
(资料图片)
■本报首席记者 胡 军
“艺术考级的乱象必须要用触目惊心才能形容了!”说起艺术考级的市场乱象,从事艺术教育10余年的山东某音乐学校副校长孙女士表示一言难尽:“惨!一将成名万骨枯啊,一个朗朗出名的背后,是成千上万个学钢琴的孩子。乱!艺术考级彻底沦为生意,一窝蜂地上,各自为政,养活一条完整‘食物链’,学生和家长都是鱼肉啊。”
目前,在全国各地,既有中央音乐学院等机构跨省全国性艺术考级,也有省区市的音协、音乐学院等机构组织的地区内艺术考级。而且,各种考级规则不同,难度不同,含金量也不同,在收取费用方面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少则几十元,多则数百元。甚至有的机构,为了保证足够的考生源和报名费,随意放宽标准,按比例让考生过关。
那么,目前的艺术考级为何会如此混乱?
升学功利引爆艺术考级
“都是艺术特长招生惹的祸!虽然在小升初和中考中,艺术等级考试并不加分,但现在不仅部分高校在招收艺术特长生,甚至连中小学都招艺术特长生。很多中小学的所谓艺术特长招生都涉嫌形象工程,有的学校招艺术特长生更让人觉得莫名其妙,”对于艺术考级的乱象,从事教育研究十余年的王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功利性是最大的祸源,长期这样发展下去,艺术教育的基础都会受到严重的冲击。”
据了解,尽管目前诸如钢琴、美术等艺术考级的证书在国际上并不被承认,在北京、上海等一些地区,中考也不会加分,但各地高校目前仍招收艺术特长生。如上海市教委去年发布的《复旦等六所沪上高校继续招收艺术特长生》的相关办法,上海市学生艺术团重点团队的优秀团员,可在高考原始成绩上加10分;经确认在上海市学生绘画书法作品展中获一等奖的高三学生,可在高考原始成绩上加10分。
同时,全国各地在小升初、中考等阶段,都有艺术特长班或艺术特长优先录取的情况发生。正因为如此,在优质教育资源竞争激烈的刺激下,许多家长难以避免地产生了不管考的证书将来能不能加分、够不够加分的资格,只要有这样的政策存在,就都要试一试、搏一搏,增加竞争筹码,多一块“敲门砖”,至少在将来选学校的时候,可以多一种心理优势。
“没办法啊,现在上小学都有艺术特长照顾,手里一个证书没有,好的小学还真的很难进,面试的时候就没有底气。到小升初、中考的时候更是如此,很多好的中学都有艺术特长班。”对此,北京市石景山区王女士的想法非常具有代表性:“现实证明,有艺术等级证书就是比没有强,就是有一定的优势,所以不考行吗?我也知道孩子学这些东西累,但有什么办法呢?”
正是在这样心态的影响下,目前参加艺术考级的考生出现越来越明显的低幼化。有一些孩子2-3岁就开始在家长的要求下学钢琴,有的甚至坐在琴凳上都踩不到踏板,只能站着练,如此小的年纪就进行大强度的枯燥练习,学习者到底能有多少兴趣可言,可想而知。
据了解,目前全国艺术考级市场非常火爆。仅3月份开始报名的上海音协组织的钢琴考级,预计考生人数就可达到2万人。这一数字与往年相比,也仅仅处于基本持平状态。
对于因艺术考级带来的市场火爆,北京市丰台区郭先生深有感触:“报个班都困难,为了给孩子报个美术班,前后找了5-6家,最后还是找关系才送进一个区少年宫,太火了,学艺术特长的学生太多。”
艺术考级变为花钱买证
今年3月份,山东济南的刘女士陪女儿参加了济南市的钢琴一级考试,本以为会是非常神圣的考试,结果却让刘女士非常气愤:“钢琴考试多神圣的事情,可我在考场就看到了一位评委,并且考试的时间非常短。我女儿基础的弹奏结束后,指定曲目的一半还没演奏完就被打断了。最让人惊讶的是,几乎每个考试的孩子都拿到了等级证书。”
山东音乐家协会主席张桂林指出,正规的钢琴等级考试应该有2个专业评委,4个小时内11个左右的学生参加考试,演奏完整的曲目并由评委点评,以保证考级的公平公正。但现在因为考级掺入了过重的商业色彩,像刘女士碰到的这种情况非常普遍。只要考就给过,这跟拿钱买证书差不多,这种行为把市场都搞乱了。另外,还很不认真,孩子参加考试除了检验一年的学习成果之外,也是一个展示的机会。可有的考级,一上午可以考70人,而且只有一个评委,所以就给老师搞提成,这就把考级搞成了商业买卖。“现在的艺术考级纯粹就是生意,培训、考级都是奔着经济利益去的,有几个机构敢摸着良心说自己是为了艺术普及或提高吗?现在艺术考级有很多机构在搞,有国家级、省级、市级协会搞的、有艺术类大学组织的,甚至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培训机构都可以组织考级。在每个城市,能够组织考级的机构都不在少数,而且本省市内的很好考,因为考官是考级机构邀请的,培训机构都和组织考级的机构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于艺术考级的混乱现象,从事艺术培训多年的北京某机构负责人刘先生告诉记者:“实话实说,说难听点,考级就是花钱买个证。只要交了钱,哪个培训机构都能保证考级成功。”
据刘先生介绍,举办一次考级,成本最多只占到收入的一半,其余都是纯利。考级的成本主要分为几个部分:一是给评委的费用和场租费;另外一大块要分给当地一些推荐考生的培训机构;此外,当地主管部门,如文化厅局、音协、群艺馆等,也会分走一定比例的费用。
目前,各地的艺术考级的考试内容都是机构自行设定的,考生提前都知道,有的甚至只练习这些考级内容,除此以外的内容一概不知。有的地区甚至出现了钢琴考过十级的孩子不认识五线谱的情况。“现在的艺术考级,提前备考都有固定的模式,不怕考不过。只要家长诚心想让孩子参加考级,基本上都能考过,”北京某知名幼儿园的李老师告诉记者:“只要水平不是特别差,一般都没有问题。”
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各地不同机构组织的艺术考级,报名费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考级机构在支付了审批、场地、考官和证书等成本之后,纯利在50%左右。某市音协在外地组织音乐考级,甚至直接委托当地一家机构来操作,音协按人头每人收取40元。
由此可见,艺术考级的混乱程度和巨大的利益空间已经到了十分惊人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