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武汉讯(记者吴采平)近日,湖北大学对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6所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受访的1003名大学生中,有75%曾经在上课时间使用手机上网,其中超过一半人是在网上聊天。
调查结果还显示,上网学生中大多数认为自己的行为是“被迫”的,其中54.7%的学生表示是因为课堂知识枯燥,53.3%的学生则将其归结于老师讲课缺乏吸引力。
记者了解到,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学生付磊(化名)在进入大学后多次升级手机流量套餐,从最初的10M免费体验到20M,再到30M。在高校中,像付磊这样每时每刻都拿着手机上网的学生越来越多。他们对手机上网的依恋堪比“网瘾”,这个群体也被大家称为“手机上网综合征”。
对此,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社会学博士张继涛认为,很多教师上课就是照着课件照本宣科,导致学生缺乏兴趣,他建议学校和老师应从创新教学方式入手丰富课堂生活吸引学生的兴趣,同时采取相应措施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让学生摆脱空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