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发布“全民健身计划”,2015年前——
本报讯 日前,北京市政府发布了《北京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 《计划》)。其中提到,到2015年,北京市七成具备开放条件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将向社会开放,半数具备建设条件的城市公园、郊野公园将建有健身场地设施。
《计划》要求,学校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要向学生开放体育设施,并积极创造条件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新建和改建学校的体育设施,要便于向公众开放。此外,将维修、改造各类体校体育设施,使其成为全民健身活动场所。各级政府要强化职责,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对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的学校给予经费补贴和奖励资助,为学校办理有关责任保险。
此外,公共体育设施应当根据自身的功能、特点向公众开放,并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对学生、老年人和残疾人优惠或免费开放。同时,还将积极创造条件,促进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
到2015年,北京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市民将达到并长期保持发达国家水平,每周参加体育锻炼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达到中等以上强度的人数比例不低于49%,学生每天至少在校参加1个小时体育锻炼。
5年内,北京市所有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都将建有体育设施,所有区县都将建有一个多功能全民健身体育中心。另外,城乡公共体育健身场地设施也将不断增加,各类体育场地达到1.25万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1平方米。
另据了解,北京还将加快西南地区、新建大型居住区的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中小型、适用性强的社区全民健身设施,并利用城市郊野公园、绿化带建设一定数量的专项球类活动场地。 (李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