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盗的石人 (资料图片)
本报长春讯(记者李洪涛)4月5日,吉林省长岭县居民刘先生向本报吉林记者站爆料:“南城子遗址的两个石人被盗走了,1000多年的文物啊,真是太可惜了!”
本报曾在2008年2月20日刊发了标题为《文物保护缺人缺资金》的文章,文中对吉林省长岭县南城子遗址的文物保护和安全工作提出质疑。然而,时隔3年,如今备受社会关注和担心的文物失窃案件又再次在南城子遗址发生了。
南城子遗址是珍贵的辽代耶律家族墓葬。石刻群位于长岭县前进乡南城子村南城子屯西北800米处的漫岗南坡,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属辽、金时期墓葬外设的装饰物品。据了解,该群体遗址由6件石刻组成,两个石人、两只石羊、两只石虎,自西向东南两两相对排列,为墓前神道两侧的装饰。两个石人高1.92米,底上部分为1.6米,额宽20厘米,腰围1.32米,头戴进贤冠,身穿圆领长袍双手抱笏板,左侧腰间挂有宝剑。两具石人面部表情端庄严肃、形若临朝。据史料记载,在辽、金时期,只有三品以上官员的墓地才能放置此种石刻装饰。现因未清理发掘,尚不知墓主人的身份和官职,但可初步认定为金代遗物。
早在2008年2月18日,本报记者在该遗址采访时,当地的村民们就表示出自己的担心:“几年前,长岭县文体局曾用铁链将石刻群保护了起来,但没过多久就被偷走当废铁卖掉了。那些石人、石虎、石羊太重搬不动,才幸存了下来,真担心哪一天它们会被文物贩子盗走。”这6尊石刻给我国研究金代的雕刻艺术、人物服饰、葬俗等提供了实物资料,而且也为研究南城子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参考资料。
4月7日,记者赶到了南城子遗址,看到两个石人已不见踪影,只有石羊和石虎孤零零地立在荒草丛中。长岭县文物管理所所长吕岩峰表示,该所接到群众举报后,立即协同公安机关对现场进行勘查,但最终两个石人不知去向。记者从长岭县公安局了解到,南城子遗址石刻群石人被盗一案,引起了当地公安机关的高度重视,目前,警方正在全力追查石人下落,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新闻回放
吉林千年石刻群遗弃荒野损毁严重
文物保护缺人缺资金
2008年2月14日,吉林省长岭县前进乡的村民发现其境内的南城子遗址被挖了一个深深的盗洞。记者赶到后发现,由于疏于管理和当地百姓文物保护意识淡薄,该遗址被人为破坏严重,只剩下一段被挖得千疮百孔、难以辨认的古城墙。此外,南城子遗址极具重要考古价值的石刻群也被遗弃在荒野中,历经千年雪雨风霜的石人、石虎、石羊身上早已出现了条条裂纹。
长岭县文体局局长李文典谈到南城子遗址和石刻群时说:“早在90年代,县文体局就在南城子村安排了专人负责看护古城墙,每年发给几百元工资。后来由于资金问题,工作人员少,就没再派人看护,村民盖房子、垫院子用土都来挖土城墙。由于县城距南城子遗址较远,发生破坏情况也不能及时发现,致使土城墙在人为的破坏和雨水的侵蚀中越来越矮。有的农民干脆将部分土城墙平掉,变成了庄稼地。”
谈到石刻群散落荒野一事,李局长说:“我们很想把这些文物好好保护起来,可是我们缺少人力和资金,心有余而力不足。”
(李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