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就是要让家园更加富裕,更加美好!”
——西藏自治区林芝县八一镇巴吉村党支部书记桑杰说。
过去一年里,地处川藏线上的西藏自治区林芝县八一镇巴吉村,人均收入达到10360元,跻身西藏近20个人均年收入超过万元的富裕村行列。日前,巴吉村党支部书记桑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了上述一番话。
1998年,桑杰当选巴吉村村党支部书记,党支部带领全村村民陆续成立了农牧民联营机械队、混凝土公司、奶牛养殖场等。村里320亩的蔬菜大棚基地也在援藏资金的支持下建立起来。目前,巴吉村农牧民联营机械队年收入150万元,户均创收3万余元,固定资产超过3500万元;村奶牛场每天的产奶量达300公斤,一天收入为1800元;全村大棚蔬菜种植面积450亩,参与农户88户,年收入近34万元。村里现有农牧民93户,469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67人,全部都享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村里九年义务制教育入学率达100%,并普及了新农村合作医疗。
(据4月20日新华网报道)
■“我从一个‘煤老板’变成了‘农老板’。”
——山西绿苑饮品有限公司负责人任富说。
在“煤都”山西省大同市,在煤炭资源整合中“退役”的煤老板,正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主力军。大同市农委副主任刘建说,全市龙头农业企业中,九成左右身份都为煤炭相关企业或个人。近日,绿苑饮品有限公司负责人任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了上述一番话。
2008年以来,随着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推进,大同市200多个年生产能力不足30万吨的地方煤矿被关闭,“退役”煤老板的巨额资金流向成为焦点。据常年研究煤炭领域资金流向的大同市金融业人士粗略估计,大同市煤老板从煤炭领域退出的资金有150亿元左右。“起初的3年,我一直在亏损。”任富说,他自2005年听到资源整合风声即开始涉足杏加工产业,但由于从未涉足农业领域,除现成的资金外,技术、人才、信息网络等方面都不健全,每年亏损千万余元。“撑不下去的时候,市、县政府扶了我一把。”任富说。2007年,阳高县县领导亲赴农业部,从北京请来几位专家,帮他解决技术难题。大同市举办了多次招商引资会议,绿苑饮品有限公司被国内一家知名饮品企业相中,不但使他头疼的技术、销售、管理难题迎刃而解,更获得注资3.6亿元。
(据4月20日新华网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