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城市都该多建些公益性早晚菜市
作者:舒心萍


    ■舒心萍
  5月1日,记者从北京市商务委员会了解到,该市近期将摸清各区域蔬菜零售网点情况,有望利用废置锅炉房、车棚等空闲场地,改建为便民菜店和公益性露天早晚菜市,超市 “农超对接”也要扩大直采规模,解决“卖菜难,买菜贵”的问题(据5月2日《新京报》报道)。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买菜,不知买菜难。一日三餐,家家户户都离不开各种蔬菜的相伴。但是如今在城市生活中,买菜难却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困扰着不少的家庭主妇,尤其是上班一族。比如,笔者平时买菜就很不方便,小区周边没有菜市场,卖菜的小商小贩也早被城管赶跑,平时基本上都是利用双休日到超市买上一大堆蔬菜放在冰箱里储存,三四天后,有的菜蔫了,有的菜烂了,很难天天吃到新鲜、便宜、时令的蔬菜。
  蔬菜是居民生活的必需品,理应天天买着方便、吃着新鲜。但是在一些地方,由于城市管理的需要,特别是保持环境干净的需要,一些早晚菜市因脏乱差被陆续清理掉了,居民买菜越来越不方便,成本也越来越高了。近来,“买菜难、买菜贵”成为居民热议的话题,很多家庭主妇都盼望着政府能够多建些早晚的菜市场,出门遛个弯、散个步,就能顺便买回些便宜、新鲜的蔬菜。
  因此,北京市相关部门考虑在摸清各区域蔬菜零售网点情况的基础上,利用废置锅炉房、车棚等空闲场地,改建为便民菜店和公益性露天早晚菜市,笔者以为这是为民、便民、服务于民的积极作为。一方面,城市管理者应当针对当前居民买菜难的现实,积极出主意、想办法去解决问题,而不是不管不问;另一方面,建立公益性的早晚菜市场,也能够规范商贩的经营,减少菜农、菜贩的负担,调动菜贩的积极性,同时增加菜贩的收益。
  当然,建立公益性菜市场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如何管理好,以及如何保持良好的周边环境秩序。笔者以为,菜市管理也是门学问。我们不能因为菜市不好管,容易导致脏乱差,就干脆全都关闭掉,这是一种消极做法。作为管理者,首先应当尽可能先满足居民买菜的需求,让居民出门不用坐车、不用开车就能买到菜;其次才是想办法如何去实施和加强对菜市的管理。动辄对菜市采取限制、取消的做法,不是最佳的、科学的管理方法,反而凸现出管理观念的滞后,以及职能部门不愿管、怕麻烦的心态。
  北京市拟开辟公益性菜市的做法很值得各地关注和借鉴。我们的城市管理者都应该因地制宜,创办早晚菜市,力求把菜市搞好、搞活。菜市繁荣,才能显现出经济发展的活力,菜市稳定,也才能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不然,居民连买点新鲜蔬菜都困难,而菜农、菜贩的菜又卖不出去,岂不是让居民和菜农两头都干着急?岂不是有违发展市场经济的本意?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城市都该多建些公益性早晚菜市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