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博物馆免费开放在挑战中前行
作者:姚敏
图片


    免费开放后,许多博物馆都出现了参观者排队领票现象

  编者按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每年的这个时候,世界各国都会组织多种多样的庆祝活动以纪念博物馆的诞生。在今年国际博物馆日即将到来之际,我国迎来了国内博物馆免费开放的高潮。博物馆免费开放这一文化惠民政策的全面推广,让博物馆真正成为了面向公众的公益场所,受到了人们的热捧。那么,在全新的运营模式下,又有哪些新课题亟待解决?其他国家在对博物馆的管理方面有哪些经验可供我们借鉴?本版将对此进行深入探讨。

■本报记者 姚 敏
  今年1月,文化部、财政部出台《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随后,中国美术馆宣布免费向公众开放,成为“三馆免费开放”话题的主角。3月28日,历经4年的改扩建,成为目前世界上建筑面积最大博物馆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式向公众免费开放,这个总面积近20万平方米,藏品达106万件的国家最高艺术殿堂从此进入免费时代。
  据统计显示,自2008年全国博物馆陆续免费开放以来,观众数量成倍增加。那么,在为人们提供免费文化大餐的同时,博物馆是否能适应由此而带来的人流变化?

  公共博物馆免费开放率已达98%

  今年五一假期前夕,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近2000人进行的有关度假去处的调查显示,超过六成公众认为免费开放的博物馆是假日休闲的好去处。按照受访者选择比例高低的排序,人们度假的打算依次为参观博物馆、看望家人、旅游、购物、聚会等。说明博物馆免费开放后,已成为人们假日休闲时选择的去处之一。
  在不久前举行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会议上,文化部副部长欧阳坚表示,目前公共博物馆免费开放率已达98%以上。据国家文物局、文化部提供的数字显示,近年来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力度不断加大,全国共1743个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面实现免费开放。其中,1444个为中央财政补助的文化文物系统博物馆、纪念馆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99个为各地自行免费开放的省、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或新近开放的博物馆、纪念馆。同时为保护文物本体、适当控制人流而未列入免费开放名单的文物建筑及遗址类博物馆,则采取向学生、残疾人、军人、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减免门票费以及特定时间向全体公众免费开放等多种形式的优惠政策。
  免费开放后,在观众结构方面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据业内人士介绍,免费开放前多数博物馆观众职业和群体构成以机关、部队、学校、旅游团队为主,现在则以社区居民、散客为主,其中低收入群体、老人、外来务工人员和残疾人等观众群体明显增加。从地域构成看,多数博物馆的本地观众比例大幅增长。从年龄构成看,正在逐渐向高龄和低龄两个方向延伸。

  人流激增让博物馆面临多种考验

  毋庸置疑,博物馆免费开放让越来越多的观众品尝到了甜头,但同时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记者近日在北京自然博物馆看到,领票处附近有不少兜售免费门票的人,价格从10元到40元不等。记者发现,由于自然博物馆要求必须提前1天预约免费门票,一些来不及预约的外地游客为赶时间,就不得不花钱从“黄牛”手里购买门票。此外,记者在中国美术馆领票处看到,不少没有出示身份证等有效证件的观众也在一番解释和求情后顺利地拿到了免费门票,这些问题的出现,突显出目前博物馆免费开放后,预约门票管理制度的混乱。
  据悉,今年春节期间福建省博物院试行免费开放,仅几天就接待游客近8万人次,因参观人数过多导致一些藏品受损。在自然博物馆地下一楼的“走进人体”展室里,记者近日发现由于参观者流量过大,一些体验性的硬件服务设施已经破损严重。“博物馆免费开放文化惠民的同时遭遇了‘受伤’的尴尬。”据业内人士介绍,这种情况在免费开放的许多博物馆内并不少见。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个别博物馆还出现了市民收集矿泉水瓶、夏天成为乘凉处、冬天成为拾荒者避风港等现象。
  新国博在免费开放后吸引了大批游客参观,但也引来了网友的挑剔。近日,一则名为“国家博物馆N宗‘最’”的帖子细数了国博存在的细节纰漏,在网上引发热议。除了“嫌水贵”外,网友们还表达了自己的期望:“不要再有迷宫一样的厕所;不要让女观众进厕所前须经男厕门前而遭遇尴尬;不要再有指向不明的指路牌;不要再让游客排队3小时后才知道没票了。”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博物馆负责人对记者说,过去在一些地方,博物馆缺钱,基础设施差,眼下虽然不少博物馆的硬件已经鸟枪换炮,但馆员素质如何提升,软件服务建设、安全防范等如何与时俱进,还有许多观众担心免费之后,展览内容会不会减少、质量会不会降低等,都是博物馆免费后面临的新课题。

直面挑战提升服务水平

  免费意味着有更多民众可以走进高雅殿堂享受精神大餐。免费也意味着展馆的正常运转和服务管理面临着不同以往的挑战。国家文物局有关人士向本报记者介绍说,博物馆免费开放后为努力提升免费开放的服务水平,各博物馆、纪念馆都积极改善基础设施,拓展服务项目。
  国家文物局对144个博物馆免费开放情况的调研统计显示,免费开放以来,这些馆共新增观众存包位4479个、新增观众休息椅8365个、新增纪念品销售处183个、新增餐饮服务处79个、新增厕所376个,多数博物馆增设了残疾人通道和轮椅等服务设施。
  在北京,作为首家免费开放的国家级博物馆——中国军事博物馆积极考虑了观众的需求,新增了100多个标志牌,而且字体放大,以便观众能够 一 目了然。首都博物馆也从细节入手,增加宣传资料种类和数量,确保发放及时、充足。此外,还在放区增设便民角,增加了供参观者免费使用的老花镜、拐杖、北京市地图等。对一些没有提前预约来馆的外地、外国观众或本市的高龄老年观众、远郊区县的观众,首博还专门设立了黄色等候区域,酌情放行进馆。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5 版:文体市场】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博物馆免费开放在挑战中前行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