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二:法国卢浮宫博物馆
图三:加拿大国家美术馆
博物馆免费开放后,如何才能做好管理与服务?国外有许多著名的博物馆,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免费开放的。那么他们是如何实现有序管理的呢?
英国:以税收鼓励细化管理
英国是世界上博物馆最密集的地方之一。据不完全统计,英国现有约1500个不同类型的博物馆,包括国家级和政府资助的博物馆。
为了使博物馆的众多珍贵收藏为大众所分享,同时提高公众的文化素养,从2001年12月起,英国博物馆开始对所有公众实行免费开放。当时,英国财政部通过一项新规定,即政府支持的博物馆和美术馆的常设展览若对公众免费开放,则可以享受增值税返还。
为此,英国文化、新闻和体育部门每年拨出4000万英镑补偿属下12家博物馆因免费开放而损失的门票收入,而该部门主办的所有22家博物馆和美术馆每年还能享受总额为3.2亿英镑的预算拨款。
法国:秩序井然重在引导
当我国刚刚开始试水博物馆免费开放的时候,法国也在进行类似的探索。
2008年1月1日,法国正式开始试验性地实施博物馆免费开放,随后,14座博物馆和纪念馆迎来免费参观者。
而对于我国国内关注的参观者数量过多超过博物馆承受能力以及参观者的不文明行为破坏藏品等现象,法国似乎很少见。究其原因,首先,法国人实际上对博物馆免费开放并不陌生。长期以来,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日、法国国庆日以及“文化遗产日”都是博物馆免费开放日。其次,博物馆几个欧元的票价相对于法国人的生活水平来讲也并不昂贵,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分散参观者的作用。
当然,即使这样,博物馆也少不了完善的预防措施保驾护航。据了解,在免费开放日,卢浮宫的保安人员会比平时增多,并在入口处设有专人疏导,让参观者一批批有序地进入。在一些重要藏品,例如蒙娜丽莎画像前,博物馆则出于保护目的临时改变了参观路线。当有游客对展品拍照时,也会被工作人员礼貌地制止。
加拿大:提前分流杜绝爆棚
在加拿大,联邦和各省议会大厦等历史建筑,以及一些主题博物馆都常年免费开放。
每个免费开放场馆都根据自身保护要求,制订了细致的管理规则,并清楚地标在门票背面、相关宣传册和告示栏中。
以参观联邦议会大厦为例,尽管是免费开放,但个人和团体必须先到接待处领取门票。每天门票按议会大厦当天接待能力发放,杜绝了爆棚的危险。个人或10人以下的团体可现场领票,10人以上的团体则需提前两周预订,团体总人数最多不能超过50人。
10人以上的散客和预订票的团体游客均由提供免费讲解服务的导游陪同参观。一组即将参观完毕时,另一组再进去,不会出现两个甚至更多导游带团“撞车”的现象。 (孟昭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