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高档车如何变成了减配型
——湖北消委会公布汽车4S店“忽悠招数”
作者:吴采平 史伟国 沈国和


    ■本报记者 吴采平通讯员 史伟国 沈国和

  据湖北省消费者委员会日前统计,去年,该省共受理消费者投诉咨询30828件,其中家用轿车的投诉就有1193件,占投诉总量的3%。对此,湖北省消委会指出,以家用轿车为代表的大宗、高档消费品的行业投诉“高温不退”,2010年投诉量比2009年增加了10.6%,增幅位居第三位,其中多数投诉直指品牌汽车4S店。湖北省消委会通过典型案例披露了4S店常见“忽悠招数”。

忽悠招数一:延时交车

  去年6月,李女士在武汉市洪山区一家德系合资汽车4S店买车,工作人员口头承诺2010年内一定可以提车,陈小姐特别喜欢那款车,当场预交了5000元预付款。可是直到2011年1月,还未接到通知,李女士打电话去询问,4S店的答复是由于供货计划原因,还要再等,至于具体时间也不好说。后经武汉市洪山区消费者协会关山分会调解,双方达成协议。1月底,4S店电话通知李女士提车。
  ●消协提醒:购车合同要事无巨细,对明确购买汽车的牌子、产地、制造商、型号、批号、配置、选装设备,到交车时间都要一一约定,最好再加上逾期交车的违约条例。

忽悠招数二:新车缩水

  去年12月底,徐先生在武汉市黄陂区盘龙汽车城一4S店购买了一款德系高档车,花费38.5万元,提货时发现配置跟该车官网上的不一样,18英寸轮毂缩成17英寸,轮胎品牌也变了,巡航配备30G硬盘缩成16G。徐先生要求商家将车恢复到官网上的配置标准,商家却说达不到。经武汉市黄陂区消费者协会调解,车主获得店家8000元代金券作为补偿,可在4S店内作现金使用。
  ●消协提醒:每辆新车配置都会在各自厂家网站公布,车主提车时可以一一比对。

忽悠招数三:
  保养变“走秀”

  成女士购买了一辆美系合资品牌轿车,在今年1月3日前往武汉市江岸区黄浦店保养,总共花了2100元。等待几个小时后,4S店通知提车,可是她没开多远就发现汽车发动机出现异常,4S店二次检修发现,发动机油泵坏了,需要交1300元更换。后经武汉市江岸区消费者协会二七分会调解,4S店同意免费为成女士更换油泵。
  ●消协提醒:4S店全车保养包含全车检查,交车时,车主可以索要武汉市工商局和武汉市运管处联合制定的《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合格证一式三份,并有车主签名;不提供者,车主可拒绝付款,避免重新维修造成车主的自费维修。

忽悠招数四:
  更换部件还带附加条件

  去年11月,褚先生花费5.7万元购买了一辆海马汽车,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现变速箱出现异常,4S店查看后承认变速箱配件有问题,需要更换,虽然可以免费换配件,但是更换机油等其他费用需消费者自己出。经武汉市汉阳区消费者协会调解,4S店同意尽快购进配件,并维修好该车故障,更换机油费也由4S店承担。
  ●消协提醒:在“三包”期内,轿车出现质量问题,应依据规定免费维修。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2 版:汽车·热线】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高档车如何变成了减配型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