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北京市2011年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公布,今年将定向引进436名工作类海外人才,中关村人才特区协调引进100名左右创业类海外高层次人才。《关于加快建设中关村人才特区行动计划(2011-2015年)》将于近日发布,通过资金奖励、财政扶持等10项政策和人才公寓等6项建设工程,提高海外人才吸引力。
据了解,此次提供的436个需求岗位,包括133个工作类海外高层次人才和303个工作类海外专业技术人才需求岗位,来自市属高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业、金融机构、大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等。
和去年相比,今年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才需求更加年轻化、高端化。93.7%的岗位年龄要求在45岁以下,比去年提高13.4%;71.13%的学历要求集中在博士以上,提高了7.1%;职称要求在副高以上的占85.52%,提高了14.2%。此外,海外人才需求领域进一步拓宽,超过17%的岗位为细胞生物学、太阳能研发与应用等前沿技术领域,超过八成的高层次人才需求岗位分布在新兴产业领域。
早在2009年6月,北京市就全面开展了“北京海外人才聚集工程”,提出用5年时间,在市属高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业以及高端产业功能区等,引进1000名左右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并为入选“海聚工程”的高层次人才颁发100万元人民币的一次性奖励。
另据悉,北京市已制定《关于加快建设中关村人才特区行动计划(2011-2015年)》,在资金奖励及财政扶持、股权激励、人才培养、人才兼职、居留与出入境、落户、进出口环节税收、医疗、住房、配偶安置等方面,落实10项具体政策。还将实施拔尖领军人才开发工程、自主创新平台搭建工程、高端成果转化扶持工程、新兴产业发展带动工程、科研学术环境创建工程、北京人才公寓建设工程6大建设工程。3年内,建设一万套定向租赁住房,专门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人才公寓。
据北京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闫成介绍,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联络网正逐步延展。目前,中关村管委会在硅谷、华盛顿、伦敦、多伦多和东京成立了5个驻外联络处,面向有意愿来北京工作或创业的海外学人提供政策咨询和联络服务。
(于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