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不能任由锦湖轮胎自说自话
作者:廖水南


    ■廖水南
  近日,锦湖轮胎召回已满月。不过,锦湖轮胎中国董事长李汉燮却向记者表示,不管是召回的轮胎还是因检测而更换的轮胎,品质都没有问题,锦湖轮胎在产品质量没有问题的情况下进行了一次召回,他同时呼吁轮胎行业尽快出台统一的行业标准(据5月17日《京华时报》报道)。
  同样被央视3·15晚会曝光,双汇的高调和推诿让其在“瘦肉精”事件中得到舆论持续围观,并为之付出沉重的代价。相比之下,锦湖轮胎的温柔和认错,并公开承诺召回问题产品,使其关注的焦点迅速降温,虽然后来也有消费者质疑这只是一张“空头支票”,但随着锦湖轮胎的正式召回而日渐式微。
  或许我们会认为,双汇“瘦肉精”事件之所以引起民意的沸腾,是因为涉及食品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其实不然,锦湖轮胎的质量问题重要性并不亚于“瘦肉精”。因为一旦劣质轮胎“发作”,不仅威胁司机生命安全,还可能给公共安全带来隐患,甚至引发一连串的交通肇事悲剧,给家庭和社会带来重大损失。
  因此,真正的症结还在于锦湖轮胎自相矛盾的忽悠。先是3月21日,锦湖轮胎全球总裁金宗镐、中国区总裁李汉燮通过央视《消费主张》栏目,公开向广大消费者道歉;随后的4月1日,锦湖轮胎决定按照《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要求自2011年4月15日起,召回30万条问题轮胎;而近日,锦湖轮胎(中国)董事长李汉燮却向媒体表示,召回的锦湖轮胎没有产品质量问题。
  就在公众还在为召回难伤尽脑筋的时候,锦湖轮胎忽然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不仅让消费者不知所措,也让公众为之瞠目结舌。既然产品没有质量问题,锦湖轮胎为何在曝光之后不据理力争?又有何道歉的理由和必要?难道锦湖轮胎真的甘愿吃央视的哑巴亏?还是在公众关注度下降的关口想扳回一局?
  鉴于锦湖轮胎是一个国际性的大企业,在产品质量上的争议不仅将直接影响其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利益,还会给其品牌形象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而其产品又密切关乎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的公共安全,笔者以为,无论是为了还锦湖轮胎一个清白,还是以民众的生命的名义,我们都没有理由袖手旁观锦湖轮胎自说自话的独角戏。
  因此,对锦湖轮胎的问题,我们也需要像追查“瘦肉精”一样,来个刨根问底,到底锦湖轮胎是否存在质量问题,到底一个占据了中国轮胎市场最大份额的跨国企业何以出尔反尔,到底在问题轮胎的背后有没有相关部门失职的魅影,到底锦湖轮胎的消费者权益受损由谁担责,到底什么时候能建立一套合法合理的企业问责制度,而不是任由锦湖轮胎自说自话?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1 版:汽车·观察】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不能任由锦湖轮胎自说自话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