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工商系统举行今年第一次开放日活动,370位市民受邀近距离体验企业食品自检室开展食品安全检测的全过程
■本报记者 贾 君
豆腐、鲜肉、莴笋、小白菜、生菜……七八种样品摆放在检测员面前,检测员一边仔细观察试剂瓶中的溶剂颜色,一边轻声报告:“没有发现问题。”这是5月17日30名北京市民在北京市工商局举行的今年第一次工商开放日活动现场看到的一幕。
当天上午,30多名北京市民代表先后来到了北京市丰台区大成双盈菜市场自检室、中央批发市场自检室、西南郊市场内东方友谊食品配送公司超市实验室,检查、体验了这些食品经营单位自检室建设和使用情况。有的市民代表还亲自操作了食品检测试剂、设备,近距离观看了检测试剂的反应变化,体验了食品检测的全过程。“有了食品安全自检室,发现什么不放心的问题可以马上抽检。”大成双盈菜市场负责人张雅敏向市民代表介绍,前几天市民担心市场上有人出售染色小米,我们马上将市场中所有经营杂粮商户的小米都取样,送到市场内的自检室进行检测,“放在水里泡了半天,没有发现脱色的”。“自检室可以做到快速检测、立刻出结果,发现问题食品及时将有关信息反馈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北京市食品安全办公室副主任、北京市工商局副局长王建华表示,由政府扶持、企业主导的食品安全自检室,是构建中的首都食品安全监测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企业建设自检室以后,通过对第一次进驻卖场的食品进行抽检,可以从源头上阻截不合格食品进入销售渠道,在销售环节将减少高风险食品的上市率。
据介绍,当天,北京市工商局以及海淀、丰台、朝阳、东城、房山、昌平等工商分局同时举办今年第一次工商开放日活动,这是北京工商系统第十六次举行工商开放日活动。此次活动的主题是构建现代化食品检测体系,防范食品安全监管风险。370多名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约工商监督检查员、市民代表走进市场、超市,近距离体验食品自检室开展食品安全检测的全过程。
据了解,2009年以来,北京市政府在直接关系群众生活方面拟办的重要实事中,连续3年提出扶持本市食品企业,包括商场、超市、市场、大型食品加工和仓储企业建立自检室,配备食品安全自检设备,加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防控力度。王建华介绍说,2009至2010年,政府已投入5030万元,拉动企业投资1.2亿元,在全市242家商场、超市、市场配备了食品安全检测设备。“今年再建100个自检室,北京市就将初步形成‘政府监督抽查、第三方委托检验、企业自检’三位一体的首都食品安全监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