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成本虚高的垄断企业切勿轻言涨价
作者:浦江潮


    ■浦江潮
  还没到夏季用电高峰,全国已出现大面积电荒,人们纷纷将矛头指向供电行业,认为他们获利太高,致使发电行业亏损,发电能力闲置,导致供电不足。就此,国家电网副总经理舒印彪日前回应称,国家电网有两万亿元资产,去年利润只有400多亿元,这个利润率在全世界企业和国内央企里面都是很低的,不存在电网让利问题。他还表示,目前部分省份已上调上网电价,相信在合适时机也会调整销售电价(据5月20日《京华时报》报道)。
  若拿400多亿元净利润与两万亿元总资产作对比,国家电网的利润率确实较低。但是,这种选择性数据对比并不能令人信服,垄断企业的利润既与政府定价有关,也与企业成本管理有关。
  有没有可以说明供电企业利润丰厚的数据呢?有。来自国家电监会的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供电企业平均购电价为383.89元/千度,平均售电价为571.44元/千度。计算可知,供电企业购销差价平均为187.55元 /千度,加价率高达48.86%。
  事实上,供电企业的实际购销差价可能更大。据前不久中新社记者在全国十几个城市抽样调查,工商企业、特别是中小型商业企业用电的实际价格普遍高于当地政府公布的目录电价。比如,北京市一家餐馆的实际电价比政府部门公布的电价每度高出两角多钱,每月多缴电费7000多元——若将各地电价虚高因素计算在内,供电企业的加价率将达到几成,又该是何等暴利?
  如果垄断产品的毛利润过低,也许可以抱怨政府定价太低,甚至要求涨价;而毛利润很高,净利润却很低,只能说明企业的成本管理有问题。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0年,我国用电总量为4.19万亿度,其中国家电网售电量为2.7万亿度。即使按规定的购销差价计算,2010年光是卖电,国家电网就获利5000多亿元。那么请问,这么多的利润到哪里去了?
  显然是被过高的成本“侵蚀”掉了。同样是来自国家电监会的数据,在电网企业输配电成本构成中,职工薪酬所占比例近两成,达到19.32%。如果这一数据尚不足以说明问题,那么诸如“电力公司抄表工年薪10万元”、“国家电网处级干部年薪一般为30万元至40万元,司局级干部约为50万元至60万元”之类的报道是否足以说明问题?诸如国家电网安徽省电力公司以“车改”的名义给每名副处级以上干部配发专车、以超低内部销售价集资建别墅之类的报道是否足以说明问题?平时铺张浪费、胡乱花钱导致成本虚高,最后剩下的净利润当然很低。
  全国出现大面积“淡季电荒”,当然是由电力供求关系引起的,但正由于供电行业获取了太多利润,才导致电力行业上下游价格扭曲错位,发电行业亏损,发电能力闲置,电力供求失衡。国家电网上调部分省份的上网电价,理应自行承担这部分利润减损,而不应该打提高销售电价的主意——那些市场化企业尚能以抑制通胀的大局为重,暂不涨价,成本虚高的垄断企业,又有什么资格提涨价的要求呢?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成本虚高的垄断企业切勿轻言涨价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