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河北省石家庄市一位私家车车主,3年来义务接送老人和行动不便人士。受其影响,有30余位私家车车主报名参加正在组建的志愿服务车队——
点燃爱心火苗的王晓辉
作者:李建/整理
图片


    图:王晓辉送一位老人回家 李志华/摄
■本报记者 李 建
  5月18日上午,河北省石家庄市电视台前的36路公交车站上,一对老夫妇正在等车。这时,一辆前车窗玻璃上贴有“学雷锋车”标牌的红色汽车在他们身边停下,一位中等身材、相貌朴实憨厚的中年男子走下车,热情地向两位老人表示愿意义务送他们到目的地。20分钟后,红色汽车把两位老人顺利送到6公里外的石家庄市中医院。老大爷感慨地说:“真不敢想象,有这样的好人和好事。”
  这位中年男子就是石家庄市东三教村村民王晓辉。记者了解到,从2008年3月起,王晓辉用自己的私家车义务接送了百余位老人和行动不便人士。目前,在王晓辉影响带动和有关部门的倡导下,已有30余位私家车车主报名参加正在组建的志愿服务车队。石家庄市街头,将增添一道“敬老、助老、爱老”的流动风景线。

做好事不怕被误解

  前车窗玻璃上贴有“学雷锋车”标牌,后车窗玻璃上贴着“欢迎老年人和有爱心的人免费乘车,免费接送最可敬的人”的字样,两侧的车门上喷绘着“爱心流动工作室”字样。尽管只是一辆普通的汽车,但因为有了这样一幅“行头”,王晓辉的这辆私家车在石家庄市的街头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在车上贴这么多标识,是想让老人们坐得放心。”跟记者说起这3年的爱心经历,王晓辉感慨良多。2008年春节过后,刚刚买了新车的王晓辉把爱车精心装饰一番,开始了自己的爱心接送之旅。他常常利用节假日,开着车到离家不远的槐安路一线寻找那些等公交车的老年人或行动不便人士,遇到了就主动上前邀请对方上车,并表示愿意义务送他们到目的地。
  奇怪的是,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没有一个人愿意上王晓辉的车。被邀请的老人有的以各种理由谢绝,有的干脆连理都不理他就走开了。“老人们有的是担心被骗,有的则是担心我另有所图。目前,社会上的确有一些不法之徒,用各种花招专门对老人下手,人们提高警惕很正常。”王晓辉没有放弃自己的行动,依然在节假日驾着爱车,寻找需要帮助的人。
  2008年3月5日,王晓辉终于在一个公交站将一对老夫妇请上了车。当时两位老人也有顾虑,王晓辉诚恳地说:“今天是学雷锋日,二老就满足我做好事的心愿吧。”两位老人将信将疑地上了车,直到下车,脸上的表情依然是不可思议。“做好事给了我从没有过的满足感。”王晓辉说。那天,他一共送了6位老人,每位老人下车时都连声道谢,有的还竖起了大拇指。这让他对自己的爱心行动信心倍增。

回报老人奉献大爱

  此后,王晓辉一有空闲就继续自己的行动,但还是被拒绝的时候多,被接纳的时候少。他告诉自己,要坚持,不能放弃,“我现在的原则是,如果人家同意,我就拉,如果不同意,我就离开,去找下一个需要帮助的对象”。
  为防止意外,王晓辉听取了法律界人士的建议,到保险公司办理了4个座位的车上责任险(乘员)保险,以免除乘车人的后顾之忧。“我也有意识地提醒自己开车要稳,保证把每位上车的老人安全地送达目的地。”王晓辉说。
  王晓辉告诉记者,他是家中的独子,父亲在他14岁时离开了人世。从小,爷爷很是疼爱他。1995年,王晓辉的爷爷突患脑溢血离世。很长一段时间里,王晓辉都为自己常常忙于工作,没能在爷爷跟前尽孝而内疚自责。“以前乘公交车时,每当看到那些步履蹒跚的老人,我就会想起爷爷。看到这些老人有时候挤不上车,我就想为他们做点什么。”王晓辉说。
  2007年,东三教村进行城中村改造。王晓辉家的老宅换到了4套新房。王晓辉家中只有母亲和妻女,4口之家没什么大开销。王晓辉在所住小区当门卫,上一天班休息一天,时间较宽松。从那时起,他就有了开车免费接送老人的想法。2007年年底,王晓辉花3.8万买了一辆汽车,开始了他谋划已久的爱心行动。

众人拾柴火焰高

  “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有更多的人加入会更好。”一次,在接受一家媒体的采访时,王晓辉说出了自己的心愿,“石家庄市出租车行业有一个学雷锋车队,如果私家车车主也能成立这样一个爱心车队,那就太好了。”
  王晓辉的倡议,得到了私家车车主的热烈响应。短短几天时间,就有30余位私家车车主联络王晓辉和媒体,要求报名加入组建爱心车队。王晓辉的举动也引起了东三教村党总支部书记常俊英的关注。在常俊英的提议下,东三教村党总支部发动村里的私家车车主,积极加入王晓辉倡导的爱心车队。“尤其是下雨天,不好打车,我的车上座位又空着,于是主动停车拉人家,可多数人不愿意上车,担心被骗。”石家庄市私家车车主张先生有着和王晓辉同样的遭遇,他对爱心车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如果有一个统一的标识,老人们就会打消顾虑,放心乘坐了。”
  成立爱心车队的举措受到了石家庄市市委宣传部和石家庄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的关注。经过汇总市民意见,爱心车队被正式命名为志愿服务车队,并向广大市民征集车队标识。很快,一家设计工作室作出了回应,表示愿意免费设计标识。同时,石家庄市一家保险公司提出,愿意为志愿服务车队提供意外保险,车主在爱心接送过程中(二环路以内),一旦发生意外,可以获得包括医疗费、住院费、陪床费以及误工费等在内的赔偿。
  就这样,由王晓辉点燃的一个爱心火苗,在广大市民的热情参与和有关部门的倡导下,燃成了一团熊熊的爱心火焰,这是王晓辉没有想到的。现在,王晓辉在邀请老人上车时,有时还是会被对方拒绝。一位老人告诉记者,不是因为不信任王晓辉,而是大家知道了他的事迹后,心疼他,不愿让他自掏油钱。“虽然义务接送老人,每个月平均会多出300元油钱,但我完全能够承担。”王晓辉说,老人们越是这样善良体谅他,他就越觉得该好好为他们服务。将来,他还要带着孩子搭载老人,让下一代一起体验帮助老人的快乐。

●相关链接
王晓辉大家谈

  ■张女士(石家庄市市民):我准备今年年底或明年买车后,加入志愿服务车队做公益。希望王晓辉能一如既往坚持下去,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志愿服务车队。
  ■王青松(石家庄市出租车爱心车队队长):王晓辉能坚持义务接送老人,这很不容易。等私家车志愿服务车队的队伍壮大了,我们一起并肩做公益,力量会更大。
  ■师先生(石家庄市市民):爱老、助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王晓辉将这一美德通过义务接送老人的方式予以表达,实在是难能可贵。现在油价这么贵,很多私家车车主都在算经济账,王晓辉却不计较这个,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活雷锋。(李 建/整理)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社会民声】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点燃爱心火苗的王晓辉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