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周余涛
灾后重建让城乡基础设施旧貌换新颜,十天高速公路(湖北十堰至甘肃天水)和309省道改扩建使全县对外交通瓶颈逐步打破。面对“十二五”这一新的历史起点,如何抢抓机遇实现率先突破发展?如何让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近日,陕西省略阳县县长杨瑞良在接受记者专访时思路清晰、胸有成竹。“纵向比,略阳这几年的发展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但横向比,发展速度仍然较慢。”杨瑞良说,作为一个工业经济大县和山区地域小县,略阳的优势突出,但劣势同样明显。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快速发展,略阳已逐步形成以工业经济为龙头、农业经济增亮点、生态旅游显特色的经济发展格局。但其整体经济格局存在的总量偏小、资源依赖度高、后续产业突破乏力等诸多问题,仍然制约着全县经济加速扩张。
谈及“十二五”,杨瑞良分析说,发展不够仍然是略阳最大的县情和最关键的问题,而出路只有一条,就是要在破解工业强、农业弱导致的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的同时,顺应群众期盼,牢牢把握县委十三届七次全会提出的建设陕南强县总体目标,立足经济强、文化强、民生强,用5年时间把略阳建设成为经济实力较强的富裕略阳,文化特色鲜明的文明略阳,群众安居乐业的和谐略阳。
杨瑞良说,支撑陕南强县建设的核心动力是县域经济的突破发展,而“十二五”恰恰是略阳跨越发展、赶超进位的黄金机遇期。未来5年,作为汉中循环经济产业聚集区和秦巴山区扶贫开发的重点区域,略阳面临国家调整扶持方式加快西部大发展、谋划支持地震灾区后续产业发展振兴,承接“关天(关中-天水)”、“西三角”经济区辐射等政策机遇,加之全县交通瓶颈制约即将打破,丰富的矿产、生物、旅游资源正在转化为发展优势。“没有机遇时要想方设法创造机遇,有了机遇就要千方百计抢抓机遇。”杨瑞良说,面对一系列重大机遇,略阳的目标就是奋力实现率先突破,着力打造汉中经济发展的桥头堡。到“十二五”末,实现“4个翻番、3个突破”,即全县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分别达到77亿元、2.48亿元、7600元和2.9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20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14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8亿元,县域综合实力居全市中上游水平。
围绕实现这一目标,略阳在部署和推动发展过程中,将强化统筹发展、循环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四大理念,努力实现“六大提升”,即:一是突出抓好骨干企业,带动工业规模效益实现较大提升。围绕促进产业集群和循环发展,坚持骨干支撑、园区承载和工业率先突破目标,抓好煎茶岭镍矿开发和高冰镍冶炼、略钢百万吨优质钢、略电二期技改等新建和技改项目,积极推进嘉陵江、黑河流域的水电开发利用,强支柱、扩群体、增效益,到2015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36亿元,年产值亿元以上的企业由现在的5户增加到10户。二是发展壮大特色农业,带动农村经济质量实现较大提升。坚持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加快发展中药材、特色养殖、干果三大支柱产业,稳步扩大食用菌、烤烟、蚕桑、蔬菜四大区域项目,构建黑河流域乌鸡生产加工产业园、中川坝循环农业产业园和309省道沿线观光农业走廊、十天高速公路沿线集贸观光走廊。2015年,全县乌鸡饲养量突破1000万只,核桃等干果种植面积达到21万亩,中药材产业年销售收入实现3亿元,农民从三大支柱产业获得的收入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以上。三是精心培育旅游产业,带动商贸服务行业实现较大提升。抓住十天高速公路贯通的机遇,深入挖掘羌文化底蕴,加快建设县城旅游接待服务中心、八渡河流域农家休闲旅游观光带、嘉陵江流域陈仓故道历史文化旅游带和灵岩寺、江神庙、紫云宫、羌文化广场、东门楼等5个精品景区,努力把略阳打造成陕甘川毗邻地区知名的生态休闲与文化旅游中转地。四是持续改善基础条件,带动发展承载功能实现较大提升。以“连通、升级、网化”为重点,继续加快公路升等改造和桥梁建设,“十二五”末,使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2249公里,基本实现农村公路等级化和路面铺装化;全面加强水利和生态建设,完成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稳步提高电力、通讯及信息保障能力。五是加快推进城镇建设,带动略阳对外形象实现较大提升。按照“以县城为主,以接官亭和横现河片区为两翼,以309省道、十天高速公路和宝成铁路沿线为三轴”的基本布局,加强城区建设、完善服务功能,有计划推进公路沿线重点镇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农地民民进城落户,努力把略阳建成生态、宜居、文明的山水园林城市。六是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带动公共服务事业实现较大提升。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动力,进一步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科学统筹、突出重点、兼顾公平,尤其要加强教育、卫生、保障性住房等工作,切实保障民利,持续改善民生。
在谈到略阳县地处嘉陵江源头,又作为一个工业强县,要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问题时,杨瑞良说,如何加快经济方式转变,使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一直是略阳各级领导思考和探索的课题。对此,全县紧紧围绕“工业强县”战略,用突显环境效应的新技术、新工艺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十一五”期间,全县已安排实施减排项目35个,核查认可17个,化学需氧量完成全汉中市总任务的10.26%,收到了初步成效。但略阳县工矿企业多,尤其是老企业多,技术落后、设备陈旧,环保压力依然巨大。“十二五”期间,县上将把可持续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大力气来抓。在坚持既定思路,认真抓好现有有效措施落实的基础上,进一步支持、引导规模以上企业与中小企业联合,搭建产业循环平台,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使全县工业经济得到持续健康发展。